“此地……可作为切入点。”时云起心中已有定计。
他迅速在密室中翻阅起来,很快找到了一些关于黑山矿脉的详细卷宗,包括其历史、开采记录、近年异常报告,以及负责此地的官员、世家背景。
做完这一切,他毫不犹豫,转身离开密室。在石门关闭前,他挥手打出一道灵光,抹去了自己来过的大部分痕迹,只留下一点点经过伪装的、指向其他方向的微弱气息,用以迷惑后续可能的调查者。
沿着原路返回,在接近星辉殿出口时,他听到外面传来激烈的打斗声和呵斥声。显然是司天监的守卫正在与不明身份者交手——很可能是因为他触发了密室,引来了潜伏在宾客中、同样对观星台有所图谋的司命爪牙!
“乱得好!”时云起不惊反喜,混乱正是他脱身的最佳掩护。
他施展青旗幌蕴含的隐匿之法,身形如同融入光影,悄无声息地避开了交战区域,从一处偏殿的侧门溜出,几个起落便消失在观星台建筑群的阴影之中。
……
半个时辰后,时云起已安然回到城南的“云墨斋”书铺。
王莽和吴形见他归来,均松了口气。时云起没有多说,只是吩咐王莽:“立刻去打听,今日观星盛会出了何事,特别是关于黑山矿脉的消息,越详细越好。”
王莽领命而去。
时云起则闭目凝神,开始消化监正印碎片带来的信息,并以其权限,尝试微弱地影响和感知洛京范围内的“秩序”之力,尤其是与黑山矿脉相关的官员气运、民间舆论等。
很快,王莽带回消息:观星盛会果然出了大事,有不明刺客混入,与司天监守卫发生冲突,据说目标直指观星塔地底某物,但被击退,目前全城戒严,搜查余党。同时,市井间也开始流传一些关于黑山矿脉“得罪了山神”、“风水被坏”的流言,人心惶惶。
时云起嘴角微翘。流言……这背后定然有人推波助澜,很可能就是侵蚀黑山矿脉的那股势力,意图制造恐慌,掩盖真相。
“很好。”时云起睁开眼,眸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对方已经出招了。那我们……便顺势而为。”
他的布局,就此展开:
第一步:借势造势。
他让王莽暗中联系了一些不得志的文人、说书先生,将黑山矿脉的“异状”与今日观星台的“星象异动”subtly地联系起来,编成更具故事性和警示意味的段子,在茶楼酒肆散播。方向指向“地脉失调,恐伤国本”,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议论,将事情闹大,逼得朝廷不得不重视。
第二步:移花接木。
他根据卷宗信息,锁定了一个目标——负责监察黑山矿脉的工部员外郎李正清。此人为官还算清廉,但性格耿直,不善钻营,在工部备受排挤,且其家族早年似乎与矿脉有旧怨(符合“因果承负”)。时云起打算,通过匿名方式,将一些关于矿脉被暗中破坏的“确凿证据”和“高人指点”,巧妙地送到李正清手中。让这个“因果承负”之人,去当这个出头鸟,捅破马蜂窝。
第三步:暗度陈仓。
他自已则准备亲自前往黑山矿脉区域探查。并非直接对抗,而是要以监正印权限和青旗幌之力,仔细勘察地脉被侵蚀的具体手法和节点核心,寻找其与司命力量的连接点,看看能否找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机会,比如……利用当地残留的业力或阵法反噬其主。
第四步:寻觅强援。
他也没有忘记雾清清这条线。他通过王莽,以隐秘的方式给身在欧阳府的雾清清传递了一个信息,内容只有四个字:“黑山有变,需借天骄之势。”他需要雾清清在即将到来的天骄宴上,适时地引发对黑山矿脉事件的关注,最好能引起某些有分量的世家或宗门子弟的兴趣,从而给朝廷施加更大压力,也能为他暗中行动提供更多掩护。
布局已定,如同无声的蛛网,在洛京悄然铺开。
时云起站在书铺的后院,仰望开始泛起星光的夜空。监正印碎片在丹田内微微发热,青旗幌无声飘扬。
他知道,自己即将搅动洛京的风云,与大昭王朝潜藏的敌人,进行第一轮无形的交锋。
这不仅是自救,亦是阻止“六道合一”、对抗司命与混沌神魔轩辕道的漫长征程中,落下的第一颗关键棋子。
“棋局,开始了。”他轻声自语,身影融入渐浓的暮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