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镜”的阵纹铭刻已近尾声,那面悬浮于观星台顶的巨镜,每日都在发生着细微而玄妙的变化。镜框上星辰精金的光泽愈发内敛深邃,万年寒玉的镜面则愈发剔透,仿佛能映照出人心最深处的涟漪。一股无形的、笼罩整个京城的威压,正随着镜体的完善而日益增强。
朝野上下,对这面寄托了太多希望与恐惧的神镜,态度复杂。有人期盼它真能监察天下,永绝魔患;有人则暗中祈祷它永远不要完全功成,以免照出自己不愿面对的东西。
时云起对外界的纷扰置若罔闻,他将绝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观星台上,亲自监督着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几处核心阵纹的勾勒。他的脸色比以往更加苍白,身形也愈发清瘦,但那双眼睛里的光芒,却锐利得让人不敢直视。
周衍跟在他身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山雨欲来的压抑。他不敢多问,只是更加小心地处理着各项庶务,将司天监内外打理得井井有条,竭力为时云起创造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
这一日,最后一道核心阵纹,在时云起亲自持刻刀,耗费了三个时辰,注入大量本命精元后,终于完美地衔接上了镜缘。
“嗡——”
一声清越悠扬、仿佛源自九天之外的鸣响,自“巡天镜”镜体内部传出,瞬间传遍了整个司天监,甚至隐隐扩散至小半个皇城!
镜面之上,原本内敛的光华骤然盛放!不再是冲天的光柱,而是一种柔和却无处不在的清辉,如同水银泻地,无声无息地流淌开来,将观星台乃至司天监大片区域笼罩其中。
在这清辉照耀之下,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感觉——仿佛自己从里到外都被看了个通透,心中任何一点隐秘的念头,都无所遁形。几个心中有鬼的低阶官员,更是脸色发白,冷汗涔涔而下。
“成功了……终于成功了!”周衍激动得声音发颤,看着那面散发着煌煌神威的宝镜,几乎要跪拜下去。
时云起踉跄了一下,以刻刀拄地,才勉强站稳。他抬头望着那面倾注了他全部心血、乃至赌上国运与性命的镜子,脸上却没有太多喜悦,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疲惫,以及更深沉的凝重。
“传令下去,”他的声音因消耗过度而沙哑,“即日起,封锁观星台周边百丈,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巡天镜’需蕴养七七四十九日,方能稳固灵性,在此期间,不得妄动。”
“是!下官遵命!”周衍连忙应下,匆匆下去安排。
时云起独自留在观星台上,挥手屏退了左右侍从。
清辉如水,笼罩着他。他能感觉到,这镜光之中,蕴含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不仅能洞察能量、窥破虚妄,似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事物的“本质”与“联系”。
他心中一动,尝试着将一丝微弱的意念,投向镜面。
镜面涟漪微荡,清辉流转间,并未映出具体的景象,而是浮现出一些模糊的、不断变化的线条与光点。那些线条,代表着气运的流向;那些光点,代表着强大的能量源或者……特殊的存在。
他看到了代表皇宫的、那团虽然庞大却隐现灰败的紫气;看到了代表朝廷百官的、或明亮或黯淡、或正直或扭曲的诸多光点;也看到了京城各处,那些代表着潜伏妖魔或是心怀叵测者的、微弱却带着恶意的阴影。
他的意念继续延伸,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城南某个他一直刻意回避的方向,扫向城西贫民窟。
在镜光的映照下,那片区域依旧被浓郁的、代表着负面情绪的灰黑色气场所笼罩。然而,与之前用未完成镜体探查时不同,此刻,他能更清晰地看到,那些淡金色的、属于轩辕道的“因果丝线”,如同最精巧的蛛网,渗透在灰黑色气场之中,不仅在进行着引导和“品尝”,更似乎在……缓慢地“编织”着什么。
一种更加庞大、更加隐晦的……阵势的雏形!
他果然在布局!以众生怨念为材料,编织着一个未知的、恐怕是针对整个京城乃至大昭国运的可怕阵势!
时云起的心沉了下去。
就在他准备将意念收回,仔细研究那阵势雏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