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灯拒照痴愚人
贾兰那番条理清晰、根基扎实的对答,如同一道强心剂,注入了贾政濒死绝望的心田。他紧紧抓着孙子的手,老泪纵横,仿佛抓住了贾家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然而,激动之余,一个更深的、更急切的念头,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宝玉!他还有宝玉!若是……若是宝玉也能像兰儿这般懂事、这般好学,贾家何愁不能东山再起?即便宝玉痴傻,但万一……万一有良师悉心教导,或许……或许还能开窍呢?**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疯狂地滋长起来。而“良师”的人选,还有谁比能将贾兰教导得如此出色的李纨更合适?她是宝玉的亲嫂子,是自家人!她性情温和,学识渊博,最是懂得教导之法!只要她肯点头,宝玉说不定就有救了!
被这不切实际的幻想冲昏了头脑,贾政甚至来不及细细思量李纨方才那番决绝的表态。他胡乱地擦了把眼泪,对贾兰殷切嘱咐道:“好孩子!你先回去,好生读书!祖父……祖父对你寄予厚望!”然后,他便不顾自己病体沉重,再次命李贵搀扶着,步履蹒跚地、却又带着一种近乎癫狂的急切,第二次踏着积雪,走向稻香村。
这一次,当他来到稻香村那扇简朴的木门前时,心境已与方才截然不同。不再是恳求一个当家人,而是央告一位“先生”。
李纨似乎早已料到他会再来。她依旧坐在堂屋那张旧椅子上,手中捧着一卷《女诫》,但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贾兰安静地侍立在一旁,脸上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忧虑。
见到贾政进来,李纨缓缓放下书卷,起身行礼,神色平静得令人心寒。“老爷去而复返,不知还有何吩咐?”她的声音如同屋外的积雪,冰冷**而没有丝毫温度。
贾政此刻也顾不得许多,他几乎是扑到李纨面前,用颤抖的、带着哭腔的声音说道:“纨丫头!好孩子!老爷……老爷知道刚才为难你了!是老爷糊涂!但……但这一次,老爷不是来求你管家的!老爷是……是来求你救人的啊!”
李纨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依旧沉默着。
贾政见她不语,更加急切,指着一旁的贾兰说道:“你看兰儿!你把他教得多好!知书达理,学问扎实!这……这都是你的功劳啊!如今……如今宝玉他……他那个样子,你也是知道的!他是你的亲小叔,是我们贾家嫡出的血脉!他……他不能就这么毁了啊!”**
说到动情处,贾政再次泪如雨下,“纨丫头!算老爷求你了!求你看在他死去的大哥(贾珠)的份上!看在咱们都是一家人的份上!你就发发慈悲,也……也教导教导宝玉吧!不需要他像兰儿这般出息,只要……只要他能明白点事理,将来……将来能守住这点家业就好啊!”
他这番声泪俱下的恳求,若是换了旁人,只怕早已心软。然而,李纨听完,脸上却连一丝波澜都没有泛起。她静静地等贾政说完,然后,抬起眼,目光清冷地看向他,缓缓地、一字一顿地问道:
“老爷是要我如何去‘教导’宝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