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方舟一号”死寂的等待与“残翼”舰队孤独的航行中,又悄然流逝数日。医疗舱内,能量稳定场发出微弱的嗡鸣,那枚暗金色逻辑符文与凌薇腹部的“起源”光茧之间,已然形成一种玄奥的能量循环。光茧不再仅仅是回应符文的闪烁,其本身散发的银白光芒,正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一丝丝变得凝实、温暖。
而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凌薇本身。
她依旧昏迷,但眉宇间那挥之不去的痛苦与挣扎已然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宁静。监测仪器上,原本低迷的生命体征曲线开始出现稳健的回升;脑波活动虽未恢复正常,但那代表深度抑制的平直线条中,开始偶尔跳跃出几个极其活跃、承载复杂信息的峰值波峰。
王副主任和技术组长日夜守候在旁,密切关注着任何细微的变化。他们知道,那不仅仅是生命本源的复苏,更是凌薇的意识——在“起源”之力的滋养与远方“摇篮”信息的刺激下,正在沉寂的深渊中重新编织、聚合。
终于,在一个毫无征兆的时刻,凌薇那长如蝶翼的睫毛,轻微地颤动了一下。
紧接着,又是一下。
然后,在所有人屏息凝神的注视下,她缓缓地、极其艰难地,睁开了眼睛。
那双曾映照过星河、承载过冰霜与数据的眼眸,初时还有些涣散与迷茫,仿佛隔着一层薄雾凝视世界。但很快,迷雾散去,露出其下更加深邃、更加通透的底色——那是糅合了过往智慧、新生力量与无尽疲惫的复杂光芒。
“……廷铮……”她喉咙干涩,发出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目光本能地扫过舱室,带着一丝探寻。
“凌教授!您醒了!”医疗官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王副主任立刻上前,简要而迅速地告知她昏迷后发生的一切——顾廷铮的远征、“残翼”计划,以及他们利用逻辑符文与她建立连接的尝试。
凌薇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只是放在小腹上的手,下意识地收紧,感受着光茧中传来的、与她血脉相连的蓬勃生机。当听到顾廷铮已亲自奔赴未知险境时,眼底掠过一丝深切的担忧,但很快便被更深的决意取代。
苏醒后的凌薇,恢复速度远超预期。或许是与“起源”深度交融后的体质蜕变,或许是“织构者”能力对自身的修复作用,她很快便能倚靠着坐起,甚至尝试进行基础的精神内视。
她“看”向自己的识海:曾经被数据洪流肆虐的战场已然平息,大部分区域被一种更凝练、携银白星辉与本源秩序光芒的全新意识能量填充,如同被初雪覆盖的沃土。那些被点亮的“情感碎星”网络并未消失,反而如星辰般镶嵌在这片新生的意识疆域中,熠熠生辉。
而在识海边缘,那片曾被压缩的、属于“归零机制”的数据洪流与“净化协议”力量,依旧存在,但它们不再躁动——而是被数层更复杂、坚韧的银白色秩序符文牢牢禁锢、封印,如同被关入牢笼的猛兽。凌薇能清晰感知:自己此刻可有限度、无反噬地调用其中一部分关于规则解析和逻辑运算的能力。
她抬起手,指尖一缕银白中夹杂细微数据流光的能量再次浮现。这一次,它不再仅仅是勾勒简单的几何结构,而是如同拥有生命的丝线,在空中自发缠绕、交织,瞬间形成一个微小却极其稳定、可自我循环的能量回路模型。
“织构”之力,并未因昏迷而消退,反而在她渡过生死关隘后,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我需要‘摇篮’和‘边界’的完整数据,还有那枚符文里解析出的所有信息。”凌薇的声音虽依旧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她清楚自己没有时间慢慢休养,必须尽快掌握全局,为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做好准备。
技术组立刻将所有数据汇总到医疗舱的终端。凌薇沉浸其中,思维速度远超常人——尤其涉及规则、能量与信息结构时,“织构者”的感知让她能直观“看到”数据背后隐藏的关联与规律。
结合从逻辑符文中逐步解密的信息,以及“观测者7号”留下的资料,一幅关于“守护者之盾”及其所处星域的、更清晰却也更令人忧心的轮廓,逐渐在她脑海中拼凑成型。
“守护者之盾”并非典型的、用于稳定宇宙弦的“摇篮”,它更像一个巨大的、活性的“秩序堡垒”。其核心并非单纯的能量共振,而是被称为“文明意志聚合体”的奇异存在——由某个早已消逝、极度推崇集体与奉献的古老文明,倾尽全族之力,将整个文明的历史、知识、情感乃至部分灵魂印记凝练而成的半实体、半能量超级意识载体。
这个“聚合体”承载着该文明最后的遗志:守护其后裔,以及一片被认为蕴藏宇宙某种“初始秘密”的特殊星域。它本身就是强大的秩序源,能张开覆盖数个星系的强效护盾,抵御混沌与侵蚀。
然而,也正因它如此特殊且强大,引来了“外域”力量的格外觊觎。解密信息显示,攻击“守护者之盾”的,并非零散的“猎犬”或腐蚀,而是一股规模庞大、组织性极强的“外域”军团!它们的目的,似乎不仅是摧毁,更是要捕获或同化那个“文明意志聚合体”——将其转化为入侵秩序宇宙的可怕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