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凑“知更鸟之死”的流程,有点像是拼图,或者说是“拼图”+“海龟汤”的文字推理拼图,只不过海龟汤只有一个答案,而“知更鸟之死”显然有更多的结局。
首先需要取10条线索构成拼图底盘,然后根据线索字面内容,将自己认为正确的线索填入其中。
前10次置入线索的时候,线索会亮,亮红光就代表“否”,亮绿光就代表“是”,不亮光则代表“与这条线索无关”,算是对线索的一个判定。
但总共只有10次机会,从第11次放入的线索开始,就不再提示。
就像一个有提问次数限制的海龟汤游戏,给出汤面后,喝汤者询问主持人“是不是……”,主持人回答“是”、“否”,或者“是也不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放入的线索是假线索,那么是不会亮任何光芒的。
也就是说,假线索上的内容可能是与汤底有关的,但不会被正确判定,只会显示“无关”,然后白白浪费1次询问机会。
这和喻千惠原本想象中的,根据字面内容判定线索真假的情况有所出入,不过难不倒她。
她直接用言灵捏了一个能辨别线索真假的放大镜出来,就像之前在四角游戏中捏照见真实的镜子一样。
当然,这次消耗的言灵能量条也不少,但谁叫这次副本时间长,她还没怎么用过言灵技能呢?
能量充裕的喻千惠直接捏了一个能用30次的放大镜。
她并不能打包票,说自己第一次拼就能拼出正确的结局汤底。
不过托人鸟意识的福,她的线索数目足够多,多到哪怕只把重复出现过的线索拿出来拼底盘,也能拼出三四个。
“知更鸟之死”是多结局的解谜游戏,但它的汤面只有一个:
一位已经去世的病人活了过来,员工通知了疗养院院长知更鸟女士,告知她家属已经在来的路上了,知更鸟女士神情大变,然后很快便死了。
喻千惠读了一遍汤面,然后开始在线索中搜寻她想要询问的问题。
比起海龟汤,拼图游戏显然限制更大一些。
有线索纸条的设定在,喻千惠无法询问自定义问题,只能找自己想要问的内容相关的线索。
不过由于她手头线索足够多,相对来说影响不大,如果不是托人鸟意识的福成了线索纸条大户,她还真不能这么自由。
看完一遍线索后,喻千惠就开始了她的提问,啊不拼图之路。
1、“知更鸟女士的死亡是一场自杀的悲剧。”
红光——“否”。
2、“知更鸟女士的死亡原因和这位死而复生的病人密不可分。”
绿光——“是”。
3、“知更鸟女士死于家属之手。”
这次拼图给出的反应就不那么明确了,红光、绿光各交替闪烁了一次。
线索如果不亮光是“与此无关”,但线索各闪一次是什么意思?
想到“知更鸟之死”的结局并不唯一,喻千惠就有了猜测,或许是因为这条线索可以同时应用于2个结局,也就是2个汤底之中。
这就说明知更鸟女士既有可能死于家属,也有可能死于别人,且在某个汤底中她的确被家属杀死了一遍。
喻千惠决定先沿着死于家属之手的这条线往下扒一下,一条线扒清楚了再扒下一条,反正她用来拼底盘的线索足够。
4、“这位死而复生的病人之前真的死了。”
“否”。
5、“这位病人的死和某个见不得光的阴谋有关。”
“是”。
第4和第5条线索的判定结果一出,喻千惠就对汤面中提到的“死而复生”有把握了。
线索纸条里有关于这个“阴谋”的追问内容,但喻千惠根本不打算浪费判定次数,她确信这个阴谋一定就是羽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