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明确目标,找起来就没那么困难。
没过多久,喻千惠就在纸堆里摸到了一个方形的电子小钟。
小钟尺寸和电子表的显示屏差不多,但屏幕不是全彩的液晶屏,而是那种微微泛着黄绿色,图形也是马赛克小方块拼成的样式。
画面上不仅有时间,还有一个卡通小骷髅,整体样式看着很像是千禧年时流行的电子宠物。
电子钟上没有按键,喻千惠也就不能切换屏幕,只能看见屏幕固定在一行倒计时上——
“交稿日:倒计时1天。”
“1天?”
喻千惠不是觉得这个时间太少了,而是觉得太多了。
桌上文稿虽然不少,但喻千惠再怎么整理得慢,也要不了1天24个小时。
除非这里的1天,并不像现实的1天那么长。
喻千惠多留了一个心眼,然后开始着手整理桌上的文稿。
“影子杀人之谜?”
“血嫁衣?”
“画皮?”
喻千惠翻着写得比较仔细的几张文稿,对自己在上面看到的标题啧啧称奇。
“没想到文赛还是个悬疑恐怖小说作家。”
文赛虽然没有给文稿标序号的习惯,但似乎很热衷于写标题,几乎每张写了字的文稿左上角,都有一行对应的标题。
喻千惠没看详细的文件内容,只看标题,从三百余份文稿里找出了14个不重样的标题。
分别是:
《影子杀人之谜》、《血嫁衣》、《夜路通灵》、《画皮》、《纸皮童》、《温馨的家》、《床下有人》、《人头皮球》、《第十三节楼梯》、《夏日的海》、《消失的日记》、《生腌》、《嫁给恶魔》、《活楼》。
几乎是看到这些带着标题的文稿的那一刻,喻千惠就意识到了,这是难得的“机遇”。
这是来自于她“神秘撰稿人”职业特质“邪恶投机商”的反馈,是最直白最不讲道理的敏锐直觉。
“机遇”难得,却也“邪恶”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