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2 / 2)

毕竟如此多的剑出现得太过异常,绝非寻常之地所能有的景象。

他们心中的震惊愈发强烈,深渊之中的危险远超出想象,甚至连上古大能都未能完全掌控。

他们开始更加谨慎地探索,同时开始担忧自己的安危。

毕竟他们身为修仙界的大能,若在此地遭遇不测,那魔界与妖界将更加肆无忌惮。

西王母提议,他们应该更加谨慎地探索地形,寻找可能的线索。

他们确定这些残剑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为的。

而且这里关押的不明之物连第一层都显得不普通,若非他们在此,换作他人恐怕早已遭遇不测。

因此,他们怀疑深渊之下可能隐藏着更为恐怖的存在。

东华帝君同意西王母的看法,并提出应当适时撤退。

他们已经探索了头几层,清理了大部分障碍,但现在更需关注的是自身安全。

毕竟面对未知的危险,探索固然重要,但性命更为宝贵。

在无法确定深渊之下究竟有何恐怖之物的情况下,他们选择谨慎行事,以防万一。

灵珑

西王母听取了东华帝君的分析后点了点头。

东华帝君曾大战秦苍,实力非凡。

他对此地做出的判断,西王母深表赞同,自知实力不如对方,自然要以对方的意见为重。

他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愿在此冒险硬拼。

遇到难题,他们选择避其锋芒,而非固执己见。

他们不会让自己陷入死胡同,而是选择等待时机。

随后,东华帝君与西王母开始探索此地。

他们警惕地观察周围的残剑与地形,此处极有可能是上古时期的战场。

若是如此,此地必有大量怨灵潜伏。

尽管他携带了针对艳玲的宝物,但防备背后偷袭仍是必要之举。

因此,东华帝君始终保持警觉,观察四方动向。

该地地形如同某座山峰被移走,留下一个不规则的轮廓,不同于棱角分明的三角形。

因此东华帝君猜测此处并非上古战场的遗留之地。

他知道山脉与灵脉的重要性,对修仙门派而言,破坏灵脉是一大忌讳。

一个选择建立在江水旁的修仙门派显然更受欢迎。

如果破坏地形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毕竟对于修士来说,灵气是他们修炼的基础。

如果失去了这个基础,他们将无法继续修炼。

西王母赞同东华帝君的观点,认为此地更像是某个修仙门派的旧址而非古战场。

他们注意到周围只有残剑和血迹,并未出现任何怨灵的迹象。

对此,东华帝君解释道,如果这里是战场的话,必然会有怨灵的存在。

然而他们来到这里这么久却未遇到任何怨灵,因此他认为这里并非古战场遗留之地。

远眺此地,地形震撼人心,遍地残焰,一望无际,谭建身影遍布地面,使人怀疑此处乃上古战场遗迹。

环境静谧异常,无风无虫鸣,似乎存在一种异常宁静的危险。

几人虽有所不适,却并无恐惧之感,因他们都是修仙者。

东华帝君手持残剑深思,闻西王母言,答称如若此剑修饰手法真有其事,那带回尝试炼制未尝不可。

他表示此剑既锋利又耐久,远胜于他们现有之剑。

若此处的剑真是修饰之物,那么此地极有可能是某一门派的遗址。

因修饰越多,门派越显新颖。

眼前的残剑数量难以计数,不难想象此门派的昔日辉煌。

上古时期的大派并不多,这些剑若都有主人,则此门派至少数万人。

然而他们苦思冥想,却难以确定此为何派。

深渊或许有线索,但在此地形中建立的门派本就稀少。

此处灵气虽不充沛,但不排除过去充沛的可能。

若此派昔日于此立派,他们或许能找到些线索。

至于此为何地,仍需探索。

仙门山选址独特,其辉煌历史只有仙门山能匹配,其他门派难以比肩。

大战时期死人常见,西王母认为这里应是仙门山所在地。

仙门山以剑修为主,残剑遍地合乎情理。

据闻,仙门山有规,**亡故后,其剑会回归门派,故此处的残剑来源于此的可能性极大。

东华帝君认同此处可能是仙门山,并认为可能遗留剑修传承。

仙门山曾涌现众多天才**,虽最终陨落,但必留下些什么。

这些**大多在神魔大战中逝去,说明当时仙门山的实力强大。

整个门派的人才都是修炼的天才,虽人数不多,但传承历史悠久。

东华帝君注意到残剑上的血迹,虽时间久远已无法辨识来源,但仍有可能残留一些特殊的能量。

西王母提醒东华帝君,不要乱动这些残剑,以防上面残留的魔器或残念伤人。

一旦被伤,消除其影响极为困难,可能需要数十万年才能修复神魂损伤。

西王母观察到东华帝君手中之剑,察觉到他浓厚的兴趣背后隐藏着的担忧。

皱眉之际,他缓缓开口。

剑,若是寻常之剑,倒也无妨。

毕竟消失已久的剑魂已不复存在,自然无甚危险。

然而,此剑若是从神魔大战中遗留之物,那便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