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面馆的白炽灯在汤面上投下惨白的光,安欣放下筷子的瞬间,高启强握着醋瓶的手顿了顿。李阳的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捕捉到醋瓶标签上的指纹——与鱼塘边电线杆上的指纹完全吻合,只是这次的指纹边缘多了层油渍,与小灵通店电路板上的焊锡残留成分一致。“高启盛最近还在做化工实验?”安欣的问话像块石头投入水面,系统显示高启强的心率从72次\/分钟跃升至95次,眼底的慌乱被辣椒油的热气暂时掩盖。
面馆后厨的监控被超动态视力技术修复,高启盛在后巷与一个戴帽男子交接的画面清晰起来:男子递来的黑色布袋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属光泽,尺寸与安欣丢失的枪套完全匹配。追踪之瞳系统沿着男子的行踪,发现他最终走进了徐江的赌场,而布袋上的纤维与唐小龙的夹克成分一致,证明警枪已通过唐家兄弟流入黑帮渠道。
dNA铁证与警枪追踪:技术锁定的涉案链条
警局物证室的检测仪器发出“嘀嘀”的提示音,唐小龙的dNA样本与案发现场的毛发在电子屏上形成完美重合的曲线。李阳的技术证物扫描系统放大基因序列中的特殊标记,发现与徐雷鱼塘烟蒂、白金瀚包厢酒杯上的dNA完全一致,这让唐小龙参与“上山”走私、徐雷案、甚至黄翠翠案的嫌疑瞬间坐实。系统还在他的手机里恢复了一段被删除的视频:唐小龙在仓库里擦拭一把手枪,枪身编号与安欣丢失的警枪只差最后一位,背景音里有高启盛的声音:“这东西得藏好,关键时刻能救命。”
警枪的追踪有了突破性进展。李阳的黑客技术侵入城郊废品站的称重记录,发现高启盛变卖的“金属物件”重量与空枪套完全一致,且交易时间恰在警枪丢失后两小时。超高级技术模拟画像技术根据废品站老板的描述,还原出高启盛当时的穿着——与他去陈书婷家补习时的衣服一致,只是袖口多了块油污,经检测是警枪保养油的成分。
“他在故意混淆视线。”郑一民指着屏幕上的轨迹图,高启盛从废品站出来后,故意绕路经过市局门口,监控拍到他将一个相似的空套扔进垃圾桶,而真正的枪套已通过唐家兄弟转交徐江。系统测算出他的路线偏差度达47%,远超正常出行的误差范围,证明这是场精心设计的伪装。
两案逻辑的技术重构:利益网络的核心节点
安欣在办公室的白板上画下两条平行线:徐雷触电案与黄翠翠被杀案,在李阳的系统里,这两条线被自动连接成闭环。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在徐雷鱼塘的淤泥里,发现了与黄翠翠指甲缝里相同的蓝色涂料,来源指向金海花园工地的围栏,证明两人死前都曾到过该项目现场。
系统将两案的资金流向叠加,发现一个关键节点:黄翠翠的银行卡在死前收到一笔汇款,来源是白江波的司机账户;而徐雷的赌场流水里,有一笔相同金额的支出,收款方是龚开疆的秘书。这意味着两人很可能都掌握了金海花园项目的黑幕——黄翠翠以此要挟徐江,徐雷则试图私吞利益,最终都被灭口。
安欣用红笔圈出“白江波司机”时,系统突然弹出关联图谱:该司机的通话记录里,有一个高频号码属于泰叔的保镖,这解释了为何泰叔会知道他的藏身地,也暗示着泰叔才是掌控两案关键信息的幕后人物。
陈书婷家的暗涌:技术捕捉的权力传递
陈书婷家的挂钟指向下午三点,曹闯的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节奏与他给龚开疆发暗号时完全一致。李阳的系统捕捉到他与李响的眼神交流:当陈书婷去厨房倒水时,曹闯快速比了个“三”的手势,这与黄翠翠案中“处理掉第三个知情人”的指令相同,而此时的“第三个”显然指向高启盛。
高启盛上门时,陈书婷递纸条的动作被慢放分析:她的指尖在“泰叔电话”旁停顿了0.5秒,这个微表情与她给白江波传递秘密信息时一致,证明她知道纸条上不仅有电话号码,还有司机的藏身地。系统还发现,纸条的纸张边缘有咖啡渍,与泰叔办公室的咖啡杯痕迹吻合,说明这是泰叔授意传递的信息,而非陈书婷擅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