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内比都的清晨,薄雾笼罩着这座热带城市,棕榈树的叶子上挂着晶莹的露珠,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的会议室里,江海峰正与缅甸内政部的官员进行着紧张的磋商,桌上摊开的基洛营地地图被晨光染上了一层金色。
“部长先生,蒙洪的基洛营地不仅涉嫌制造和贩卖高品质冰毒,更与‘10·5湄公河惨案’有着密切关联,我们有理由相信,营地内部藏有关键证据。”江海峰指着地图上被红圈标注的区域,“恳请缅甸政府能给予协助,允许我们的人员进入营地进行调查。”
缅甸内政部长眉头紧锁,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江先生,基洛营地位于掸邦北部,那里情况复杂,蒙洪在当地势力盘根错节,且与部分地方武装关系密切,直接派人进入,恐怕会引发冲突。”
“我们只需要派少量人员秘密潜入,不会惊动当地武装。”江海峰语气诚恳,“一旦查实蒙洪与案件有关,我们将根据中缅合作协议,联合采取行动,这对打击金三角毒品犯罪也是有利的。”
经过两个小时的谈判,缅甸政府最终同意提供有限协助——允许中方人员在边境附近活动,但不得擅自进入基洛营地核心区域。
离开大使馆,江海峰立刻召集于慧、郭大旗等人开会。“缅甸政府的态度很明确,明面上的支持有限,只能靠我们自己。”他看着郭大旗,“老郭,你熟悉基洛周边的地形,又懂缅语,潜入营地的任务,只能交给你了。”
郭大旗挺直腰板:“江局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记住,安全第一,一旦暴露,立刻撤离。”江海峰叮嘱道,“李阳的技术系统会全程为你提供支持,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和证物扫描系统能帮你快速识别有用证据,追踪之瞳会实时监控营地周边的动静,有任何情况,随时联系。”
“是!”郭大旗用力点头。
当晚,为郭大旗践行的小饭馆里,气氛却有些微妙。高野端着酒杯,不停地给郭大旗敬酒,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老郭,这次潜入基洛,可是硬仗,我敬你三杯,祝你马到成功!”
郭大旗本就酒量一般,加上高野的热情劝酒,没几杯就晕头转向,趴在桌上打起了呼噜。高野看着他熟睡的样子,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决绝。他将一张纸条塞进郭大旗的口袋,上面写着“任务我接手,照顾好向红”,然后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装备,悄悄离开了饭馆。
他要亲自去基洛——这个念头在他得知蒙洪可能就是苏沃的那一刻起,就从未消失过。他等不及了,也不能等,他必须亲手找到证据,为圆圆,为那些死去的船员,讨回公道。
深夜的边境线,月光被乌云遮挡,四周一片漆黑。高野凭借着多年的禁毒经验,避开巡逻队,悄无声息地越过了界碑,进入了缅甸境内。他的目标是距离基洛营地十公里的一个华侨聚居的小村庄,那里住着一个叫李秋生的老人,曾是他父亲的战友,或许能帮上忙。
李秋生的家是一座简陋的竹楼,听到敲门声,老人披着衣服打开门,看到高野时,愣住了:“小高?你怎么来了?”
“秋生叔,我需要你的帮助。”高野走进竹楼,开门见山,“我要去基洛营地,查蒙洪的底细,他可能就是苏沃。”
“苏沃?”李秋生脸色大变,连连摆手,“不行!你不能去!基洛营地就是个龙潭虎穴,蒙洪的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进去了就别想出来!我在这住了一辈子,见过太多想查他的人,最后都不明不白地没了!”
“秋生叔,我知道危险,但我必须去。”高野的眼神坚定,“‘10·5案件’的13名船员死得太惨,我女儿的仇也压了十年,我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李秋生看着他眼中的决绝,叹了口气:“你这孩子,跟你父亲一样倔。蒙洪最近因为‘10·5案件’的事,查得特别严,营地外围增加了不少守卫,连送菜的都要搜身。”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地图,“这是十年前的基洛营地布局图,现在应该改了不少,但大致的方位没变。营地东南角有个废弃的橡胶加工厂,那里有个排水管道,或许能通进去。”
高野接过地图,紧紧握住李秋生的手:“谢谢您,秋生叔。”
“你要答应我,一旦有危险,立刻撤出来。”李秋生眼眶泛红,“你父亲把你托付给我,我不能让你出事。”
高野重重点头,将地图折好藏进怀里,趁着夜色离开了竹楼,朝着基洛营地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