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地球联合大学。
阳光透过地球毫无污染痕迹的大气层,洒落在绿草如茵的广场和充满科技感的学院建筑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优渥,仿佛是人类文明最精华、最和谐的缩影。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象牙塔下,信息的暗流往往比任何公开的冲突都更加汹涌澎湃。
临近中午,一则看似荒谬却又细节丰富的小道消息,如同病毒般在学生们的加密通讯频道、小团体聚会以及午餐时的窃窃私语中飞速传播开来。
消息的核心内容令人瞠目:那个在入学第一天就“冲撞”了斯图亚特家大小姐凯特琳的平民学生李豫,昨夜竟然再次前往了凯特琳那戒备森严的宿舍。而这一次,他意外地遇见了一位真正的大人物——凯特琳的父亲,泰山金融的实权股东,斯图亚特家族的现任当家,杰兰特?斯图亚特先生!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后续发展。传言中,这位以优雅、神秘和深不可测着称的巨头掌舵人,非但没有因为女儿被“冲撞”而怪罪李豫,反而展现出了惊人的“明事理”和宽容。他甚至还为自己女儿的“鲁莽和骄纵”,向李豫表达了歉意!
这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但消息的爆炸性远不止于此。
据说,杰兰特先生随后与李豫进行了一番简短的交谈,并“略微考察”了李豫的学术水平。结果令人震惊,杰兰特先生对李豫的“博学”和“灵感”赞不绝口,并当场表示,愿意在李豫完成地球联合大学的学业后,为他提供进入泰山金融实习的机会。
这还没完。最让所有听闻者心绪难平、浮想联翩的是,消息的末尾还附加了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杰兰特先生在谈话中,隐约暗示了李豫可以“尝试追求”他的女儿凯特琳。
最初听到这则消息的人,第一反应几乎都是嗤之以鼻。
“开什么玩笑?杰兰特?斯图亚特会向一个平民道歉?”
“还夸他博学?那个李豫不是广厦塞进来的插班生吗?基础差得在课堂上都出名了!”
“让他追求凯特琳大小姐?这谣言编得也太没边了!斯图亚特家的门槛是那么好迈的吗?”
然而,当人们冷静下来,开始细细咀嚼这则消息的每一个环节时,却发现其内部逻辑,在某种荒谬的框架下,竟然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合理性”。
首先,李豫这个看似普通且基础薄弱的平民学生,为什么能被广厦集团推荐进入地球联合大学?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疑点。如果他真的毫无价值,广厦会做这种投资吗?如今这则消息似乎提供了一个解释:他或许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过人之处”,而这份不知来处的“博学”和“灵感”,恰好被眼光毒辣的杰兰特?斯图亚特发现了。
其次,巨头之间争夺有潜力的年轻人才,虽然不常见,但并非没有先例。广厦集团给了李豫进修机会,并传闻亦有总部实习的许诺;如今泰山金融的斯图亚特家族也抛出了橄榄枝。这完全可以解读为两家巨头同时看好一个潜力股,正在进行一场心照不宣的人才争夺战。这种剧情虽然令人羡慕嫉妒恨,但在巨头博弈的层面上,反而显得“正常”了。
最后,也是最具冲击力的一点——关于“追求凯特琳”的暗示。乍听之下荒谬绝伦,但一些对巨头家族行事风格有所了解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出身背景不凡的,却从中品出了不同的味道。
将没有其他巨头背景、没有复杂根基,但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可控性”的年轻人,通过联姻或准联姻的方式纳入自家体系,这是巨头家族巩固力量、吸收新鲜血液的惯用手段之一。
一个“婚约”或者仅仅是“追求的可能性”,就是一个极其诱人且成本相对较低的“鱼饵”。它既能牢牢拴住目标,激励其为之卖命,又能在必要时轻松收回,毕竟“暗示追求”和“正式婚约”之间,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对于斯图亚特这样的家族而言,凯特琳大小姐的身份是何等尊贵,怎么可能轻易下嫁?只需要让被选中者看到那渺茫却无比耀眼的希望,就足以驱使他为家族贡献出一切。
“真是……高明又冷酷的手段啊。”有高年级的学生在私密频道里如此感叹,“斯图亚特家这一手,既展示了胸怀,又抢夺了人才,还顺便给那个李豫套上了无形的枷锁。杰兰特先生,果然名不虚传。”
除了那些对李豫抱上大腿羡慕嫉妒的言论,学生间的言语间也充满了某种难以言说的暧昧和探究。
“话说回来……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凯特琳小姐的……外貌,你们都知道的。那个李豫,会不会是……嗯,恰好有某种……特别的偏好?”
“嘶——你这么一说,倒是解释得通了。难怪他之前会在食堂‘冲撞’凯特琳小姐,也许根本不是意外,而是……”
“噤声!这种事心里有数就好,别到处乱说。斯图亚特家的威严不容挑衅。”
“我懂,我懂。只是……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家伙真是太可怕了。难道他不怕斯图亚特家族的怒火吗?”
“总之,离那个李豫远点。这人太危险了,口味还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