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官方旗舰店。
李豫是第二次踏入这个地方。上一次,他还是听从小张的建议,在这里更换了学校配发的过时老旧芯片的穷小子。如今再次站在这里,看着那些动辄数万、数十万信用点的最新产品,心情复杂难言。他后颈那个被皮特陈粗暴安装的比最初那款还不如的廉价芯片,与这里的气氛格格不入。
通体纯白的空间,光线柔和而均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类似臭氧和薄荷混合的清新气味,隔绝了外界的喧嚣。穿着无菌服、面带标准化微笑的店员穿梭其间,接待着衣着体面的顾客。巨大的全息投影展示着Id各类脑插芯片的构造模型和性能参数,低调中透着不容置疑的技术霸权。
小张则像是朝圣者一样,眼睛发光,呼吸急促,直奔最新产品展示区。那里已经排起了不短的队伍,都是些看起来经济条件不错、对科技极度热衷的早期使用者。
展示台中央,在独立的防弹玻璃罩内,悬浮着的正是本次的主角——“应龙”芯片。
它与李豫见过的所有芯片都不同。传统的芯片多是冰冷的金属或复合材质,而“应龙”的本体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半透明质感,内部仿佛有液态的光晕在缓缓流动,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类似玉石或生物组织的温润光泽,线条流畅,仿佛一件艺术品。
“先生,您好,需要了解一下‘应龙’系列吗?”一位声音甜美的AI店员迎了上来。
“就要这个!”小张迫不及待地指着那枚芯片,眼睛都快粘上去了。
AI店员眼中数据流闪烁,开始熟练地介绍:“‘应龙’系列采用了Id最新的‘神经织网’技术,与传统的插槽式接口不同,它需要通过微创手术,将芯片主体与您的神经网络进行更深度、更广泛的融合,实现近乎零延迟的数据传输和意识交互。因此,安装过程需要预约我们的专业医师,并对您现有的脑插接口进行适应性改造。”
深度融合?微创手术?李豫听得暗暗咋舌。这听起来比之前的技术复杂多了,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小张却毫不在意,兴奋地搓着手:“明白明白!赶紧的,预约!现在就做!”
接下来的流程繁琐而严谨。小张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神经适应性评估,幸好他常年宅着搞技术,身体没啥大毛病,顺利通过了筛查。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和准备。
李豫百无聊赖地坐在等候区,看着那些来来往往、试图用最新科技武装自己大脑的人们。他们脸上带着期待、兴奋,或许还有一丝对未知改造的忐忑。在这里,提升自我仿佛变成了一种可以明码标价、流水线作业的商品。他不禁摸了摸自己的后颈,那里的廉价芯片像个耻辱的标记,也像一道将他与这个“先进”世界隔开的鸿沟。
两个多小时后,手术室的门才再次打开。
小张晃晃悠悠地走了出来,脸色有些苍白,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那双藏在眼镜后面的眼睛里,却闪烁着一种极度亢奋、甚至有些涣散的光芒。他的脖子两边贴着两块小小的生物胶布,遮盖了微创切口。
“豫……豫哥……”小张的声音有些飘忽,带着电流杂音般的颤音,“太……太厉害了……信息流……像海一样……”
他似乎还无法完全适应新芯片带来的信息冲击,感官有些过载,走路都需要李豫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