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因为长期作战,使得有生力量严重不足。
毕竟,奥地利有援兵,而远在意大利作战的法军,却没有。
如果兵分两路,每路的兵力都将处于严重的劣势局面。
但是如果集中兵力,奥军的另一路援军就会直接逼近要塞,解救要塞之围。
“难啊!”
在指挥室里的王远航,很是头疼的感慨道。
一开始,法军的几次进攻,都被奥军的援兵一一击退。
其中的一次冲锋,选择身先士卒的拿破仑,甚至都被奥军俘虏。
幸而靠卫兵们的拼死救援,方才脱离险境。
“所以说,这又一次的证明,我那套‘苟且偷生’的战术是正确的。”
为了完成穿越考验的王远航,可不会去亲自冒险啊!
虽然他也想尽快获得战役的胜利,但是自己的穿越考验才是更重要的。
于是,双方开始了拉锯战。
在王远航的指挥下,法军依靠骑兵的优势,不断压缩奥军援兵的阵地。
但是自身伤亡惨重,使得士兵们疲惫不堪。
其实奥军的援兵,也是一样的感受,很快就是漏洞百出。
王远航趁机集中自己的剩余兵力,集中攻击奥军援兵侧翼的漏洞之处,迅速击溃敌军,迫使对方向北撤退,又一次的击退了来自奥地利的援军。
随着阿尔文齐的援军被击退后,奥地利短期内无力再组织大规模的攻击,使得整个奥图亚要塞又一次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
也给了王远航大量的时间,可以用于调整兵力,振奋士气。
几个月后,老将阿尔文齐又一次带领着奥军援兵出发了。
这一次,奥地利给了他四万五千人,这可是压箱底的力量啊,兵分五路南下,计划从多个方向突破法军的防线。
“想要以少胜多,当然要用游击战术喽!”
王远航自信满满地自言自语道。
当然,他也是这么做的。
面对奥军的多路突击,他可没有傻到同样兵分五路去对抗啊!
“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击溃对方的主力兵力,这才是上上之策。”
面对奥军援兵中路的密集冲锋时,王远航直接采取炮轰的方式,打乱对方的阵型。
面对奥军援兵右翼的迂回包抄时,王远航迅速抽调精锐部队,快速出击,闪电般的击溃敌方。
面对奥军援兵左翼准备占领高地时,王远航连夜调动部队,在黎明发起反击,趁着晨雾的掩护,迅速切断敌军退路。
第三次援兵,奥军一共损失了一万四千余人,损失了超过四十门火炮,几乎丧失了全部的有生力量。
无奈之下,指挥官阿尔文齐只能带着少量残兵向北溃逃。
随着三次援兵都被王远航一一击溃后,守在奥图亚要塞的守军们已经彻底的心灰意冷。
仅仅十天后,便因弹尽粮绝,选择了投降。
“结硬寨、打呆仗!曾国藩的战术,就算是搬到中世纪的法兰西,也是一样的受用!”
面对最后的胜利,王远航开心的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