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的兄弟叫大锤 > 第273章 大锤的舞狮(拆台)表演

第273章 大锤的舞狮(拆台)表演(1 / 2)

沙巴克城,全民庆典的欢乐气氛如同最醇厚的美酒,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声鼎沸,各种精彩的庆祝活动轮番上演,从盛大的阅兵式、激动人心的竞技比赛,到热闹非凡的集市庙会、精彩纷呈的歌舞杂耍,处处洋溢着劫后余生、欢庆胜利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而在这众多的庆典活动中,有一个环节因其独特的反差萌和意想不到的“笑果”,而格外引人瞩目,甚至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成为了沙巴克居民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经典谈资——那便是由沙巴克禁卫军精心(?)筹备的“祥狮献瑞”传统舞狮表演。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担任主狮头、扮演那只威猛“雄狮”的,正是我们那位以勇猛无双、一根筋着称的禁卫军大统领——王大锤!

这个主意,最初来源于钱多多那充满商业头脑和奇思妙想的脑袋。他认为,在庆典中加入“舞狮”这种象征着吉祥、勇猛、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传统民俗活动,不仅能极大地烘托节日气氛,更能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全城乃至全大陆展示沙巴克军队除了钢铁纪律和强大武力之外,亲民、活泼、甚至带点“反差萌”的一面(尽管这个“萌”点后来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而提到“勇猛”这个关键词,所有人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形象,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的王大锤统领。

当钱多多带着一脸“我看好你哦”的笑容,将这个“光荣而艰巨,且极具象征意义”的任务郑重其事地交给王大锤时,我们这位在万军丛中都能杀个七进七出、眉头都不皱一下的猛将,第一次露出了如同被石化般的懵圈表情。

“舞……舞狮?”王大锤瞪着那双铜铃般的大眼,死死地盯着钱多多身后侍从捧上来的、那色彩鲜艳、需要两个人钻进去配合操作、看起来“弱不禁风”的狮头道具,脑袋摇得像个高速旋转的拨浪鼓,瓮声瓮气地拒绝:“不行不行!绝对不行!俺是带兵打仗、冲锋陷阵的料!哪会玩这种花里胡哨的玩意儿?你看俺这拳头,比那狮头都大!这大手大脚的,万一不小心使点劲,还不把这薄皮玩意儿给拆零碎了?到时候祥瑞没献成,反倒成了全城的笑话!不去不去!”

一旁的苏小妹本来正饶有兴致地研究狮头内部精巧的机关,一听这话,立刻双眼放光,如同发现了新玩具的猫儿,跳过来怂恿道:“哎呀,傻大个!你懂什么?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出风头的好机会!全城的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可都看着呢!你不是总抱怨走到哪儿都有一堆人围着你喊‘锤哥’、要签名,烦都烦死了吗?我跟你保证,只要你把这狮子舞好了,保证你以后更加‘受欢迎’,人气爆棚,粉丝能从城主府排到城门口!”

苏小妹的话语里充满了促狭和看好戏的意味,故意把“更加受欢迎”几个字咬得特别重。

王大锤一听到“更加受欢迎”这几个字,仿佛看到了自己被更多狂热的崇拜者里三层外三层包围、连口酒都喝不安生的恐怖场景,脸都绿了,更是把脑袋摇得像狂风中的狗尾巴草,死活不肯答应。

眼看局面僵持不下,最后还是陈念发了话。他忍着笑意,拍了拍王大锤宽厚如岩石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大锤,这也是任务,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我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向民众展现我们军队不仅是守护城池的钢铁长城,也是可以融入民间、与民同乐的子弟兵。这是一种亲民的形象,也是一种……嗯,多元化的展示。不用担心搞砸,就当是一次特殊的协同训练,锻炼一下你和副手之间的配合默契、身体的协调性,以及……嗯,培养一下耐心。”

连念哥都这么说了,王大锤纵使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也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硬着头皮、哭丧着脸接下了这个在他看来比单挑战神霸天还要困难百倍的“艰巨任务”。

于是,在庆典正式开始前的好几天里,沙巴克城西大营的校场上,就出现了一副足以让所有禁卫军士兵惊掉下巴的奇景:他们那位平日里威风凛凛、吼一嗓子都能让地面抖三抖的禁卫军大统领王大锤,和他那位同样以勇力着称、此刻却一脸生无可恋的副手,两人笨拙地钻进那个对于他们体型来说略显“紧凑”的巨大舞狮道具里,在钱多多特意从盟重土城重金请来的、一位胡子花白、经验丰富的舞狮老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着堪称“惨烈”的练习。

“左!左!王统领,是抬左前腿!不是让你整个人往左蹦!”老师傅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急得直跳脚。

“砰!”一声闷响!狮子模型的左前腿倒是依言抬起来了,但里面的王大锤因为用力过猛,控制不好平衡,连带右后腿的副手也跟着失衡,结果狮子右后腿猛地一蹬,直接把地上充当练习用的、碗口粗的“梅花桩”木桩给踹成了两截!

“摇头!要活泼!要表现出山林之王的威猛与灵巧!对,对,就是这样……哎哟喂!”老师傅刚有点欣慰。

“哐当!”王大锤试图表现“威猛”,一个猛烈的甩头,巨大的狮头带着呼啸的风声,差点被他那身蛮力直接甩飞出去!藏在狮尾里的副手被这突如其来的“离心力”晃得头晕眼花,差点吐在里面。

“跳跃!过障碍!要轻盈!对,想象自己是一阵风……”

“轰隆!!!”整个巨大的舞狮道具,连同里面的两位“猛士”,如同投石机抛出的巨石般,沉重地砸在用来练习跳跃的草垛障碍物上,不仅草垛瞬间塌陷,连地面都被砸出了一个浅坑,尘土飞扬。

校场上,时常回荡着舞狮老师傅绝望的呐喊、王大锤因为动作做不到位而懊恼的嘟囔和低吼、以及远处闻讯赶来“观摩学习”(实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苏小妹那毫不掩饰的、如同银铃般响彻校场的、幸灾乐祸的嘲笑声。

尽管过程充满了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故”和艰辛,但在王大锤那不服输的倔强劲头下(主要动力来源是:绝不能在念哥和全城父老面前丢人现眼!),他们总算……勉强掌握了最基础的步伐、摇头和摆尾等动作,至于“灵动”、“威猛”之类的形容词,暂时是与他无缘了。

终于,到了庆典第三天的下午,中心广场,万人空巷,“祥狮献瑞”舞狮表演即将正式开始!

广场四周人山人海,锣鼓班子卖力地敲打着欢快激昂的节奏,将气氛烘托得无比热烈。当其他几支由民间艺人组成的舞狮队伍灵巧地翻腾跳跃、引来阵阵喝彩之后,压轴的主角登场了!

只见一只体型明显比其他狮子大上一号、色彩格外鲜艳(据说是苏小妹“友情”提供了特殊荧光涂料)、由王大锤和他的副手操控的“巨狮”,迈着与其说是威猛不如说是有些僵硬的步伐,摇摇晃晃、一步三晃地出现在场地中央。

它一登场,那鹤立鸡群般的庞大体积和略显笨拙的姿态,立刻引来了全场的瞩目和一阵善意的、哄堂大笑。

“快看!是王统领!”

“哇!好大的狮子!”

“哈哈哈,你看它走路的样子,好像喝醉了酒!”

起初的表演,还算顺利。这只“巨狮”努力地跟着鼓点,做着眨眼睛(机关被王大锤按得咔咔响)、搔痒痒(动作幅度大得像在挠墙)、舔舐毛发(狮头差点怼到地上)等基础动作。虽然毫无传统舞狮的灵动飘逸可言,但那努力想做好、却处处透着憨直和别扭的反差感,反而形成了一种奇特的、令人忍俊不禁的“萌点”。观众们非但没有嫌弃,反而报以更加热烈、充满善意的掌声、欢呼和笑声。

藏在狮头里的王大锤,听到外面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笑声(他自动过滤了其中的调侃意味),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心里甚至涌起了一丝小得意:“嘿!看来也没那么难嘛!俺老王也是有点天赋的!”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总是来得猝不及防。表演很快进入了最精彩、也是最考验技巧的高潮环节——“采青”。广场中央,早已立起一根高达数丈的粗壮竹竿,竿顶用红绳悬挂着一颗翠绿欲滴的生菜和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包,象征着吉祥如意、财源广进。

按照传统套路,“狮子”需要通过一系列高难度的跳跃、攀爬、踩桩等惊险动作,灵巧地登上竿顶,取下“青”,方算圆满成功。

现场的锣鼓点变得密集而急促,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其他几支舞狮队伍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或如灵猴般轻盈攀爬,或如飞鸟般展翅(跳跃)上桩,引得观众阵阵惊呼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