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的兄弟叫大锤 > 第259章 沙巴克城第一次扩建

第259章 沙巴克城第一次扩建(1 / 2)

沙巴克城的繁荣速度与规模,如同一场席卷一切的飓风,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尤其是对城市发展有着敏锐嗅觉和宏伟蓝图的财政总管钱多多。他原本精心规划的商业区容量、住宅区布局以及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在这股汹涌而来的人口洪流和资本狂潮面前,迅速显得捉襟见肘,甚至有些措手不及。

原本宽敞的主干道变得车水马龙、摩肩接踵;规划中的高级住宅区地价如同坐了火箭般飙升,一铺难求;无数新兴的工坊和商铺急切地寻找着落脚之地,却只能在拥挤的旧城区边缘见缝插针,或者无奈地在城外搭建起简陋的临时营地。很快,连这些临时营地也如同雨后春笋般蔓延开来,变得杂乱无章,人满为患,不仅带来了治安和卫生隐患,更严重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空间和整体形象。

扩建城市,已不再是长远规划,而是迫在眉睫、关系到沙巴克未来命运的战略性举措!

这一次,不再是零敲碎打的修补补,而是沙巴克自建成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有计划的、面向未来的战略性外扩。其规模之宏大、投入之巨、影响之深远,都将是空前的。

在城主陈念的亲自授意和全力支持下,一个高效而权责分明的扩建工程指挥部迅速成立。由钱多多担任总指挥,总揽全局,负责资金调度、物资保障和宏观规划;云婉儿领导的民生司负责最复杂、也最敏感的征地、移民安置以及与原有居民的沟通协调工作;王大锤统帅的禁卫军负责整个扩建区域的安全保卫、秩序维护以及协助进行一些需要武力的基础工程(如清理顽固的障碍物);苏小妹的研究院则承担了技术总负责的重任,负责新城墙、魔法防御体系、排水系统等关键设施的规划设计、新材料应用与施工质量监理。一场注定将载入沙巴克史册的、轰轰烈烈的城市扩建工程,正式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序幕。

第一步:宏大的规划与精益的设计。

钱多多深知,规划是建设的灵魂,绝不能草率行事。他以城主府的名义,发布了高额悬赏,召集了沙巴克城内所有资深的建筑师、经验丰富的工匠大师、精通地质水文的地理学者,甚至还包括几位对古代城市布局有深入研究的历史学者。同时,苏小妹的研究院也派出了精英团队,动用最新改良的魔法探测法阵和遥感水晶,对沙巴克城周边数十里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下水脉、能量节点进行了空前详细和精确的勘察测绘,生成了一张张极其精密的三维魔法沙盘。

经过连续数日的激烈辩论、反复推演和方案优化,最终的综合扩建方案被确定下来:主要向东部和北部两个方向进行战略性延伸。

东部新区——未来的商贸心脏:东部区域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土壤坚实,且紧邻连接盟重土城、比奇省的主要官道,交通便利,物流成本极低。这里被规划为新的核心商业区和大型物流枢纽。钱多多雄心勃勃地计划在此建造一个规模远超旧城区、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大陆跨域贸易中心”主体建筑群,内部划分出药材、矿产、装备、魔法材料等专业交易大厅;周边配套建设超大型的仓储集群、可供大型商队驻扎休整的标准化营地、车马行、镖局以及高档酒楼客栈。钱多多的目标,是将这里打造成整个玛法大陆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服务最完善的商贸核心,吸引全天下的财富在此汇聚流转。

北部新区——未来的产业引擎与精英家园:北部区域背靠连绵的山脉,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且有一条水量稳定、水质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潜在的水力资源。这里被规划为新的高级工业区和配套的高品质住宅区。计划将城内分散的、有一定污染和噪音的工坊(如大型铁匠铺、炼金工坊、皮革鞣制厂、附魔工场等)逐步迁移至此,利用河流水力驱动水锤、磨盘等工具,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便于集中治理污染。在工业区上风向、靠近内城的位置,则规划建设一批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安保严密的高级宅邸和学者庄园,用于吸引和安置那些投奔而来的大师级工匠、附魔师、炼金术士等高端人才及其家属。苏小妹的研究院也计划在此设立一个规模更大的分院,便于就近获取实验材料和进行一些需要隔离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前沿魔法与炼金实验。

新的城墙将不再是简单的防御工事,而是一座融合了最新建筑技术与魔法力量的宏伟壁垒。规划高度比旧城墙提升三分之一,基座厚度增加一倍,采用混合了精铁矿渣、魔纹石粉末的新型夯土技术,并由苏小妹的研究员团队在墙体关键节点镌刻上强大的防御、坚固、反隐、预警等复合符文阵列。城墙上计划每隔百步就设立一座经过强化设计的、拥有多重攻击模式(闪电链、爆裂火球、寒冰射线)的魔法塔,这些魔法塔将通过地下铺设的魔力导管与内城的核心能量源相连,构成一个覆盖整个新老城区的、反应迅速、威力巨大的自动化魔法防御网络。

第二步:人性化的征地与周全的安置。

扩建意味着要占用大量的城外土地,其中包含了不少农户世代耕种的良田,以及一些早期在城外定居的平民的房舍和田产。这是一个极其敏感、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关键环节,处理不当,前期积累的民心可能毁于一旦。

云婉儿亲自挂帅,主持这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她没有采取任何强硬的行政命令或低价征收手段,而是制定了在当时看来堪称“奢侈”和“优厚”到极点的补偿与安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