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痕号”如同投入浓墨的一粒微光,坚定地驶向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
随着距离拉近,那“归寂之地”的入口愈发显得庞大而令人心悸。它并非一个具体的洞口或传送门,更像是一面横亘在虚空中的、无限广阔的黑暗帷幕。
寻常星域的光线、能量波动,甚至神识探知,在触及这片帷幕时,都如同石沉大海,被彻底吞噬,反馈不出一丝一毫的信息。只有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对绝对“空无”与“终结”的畏惧,在无声地警告着每一个靠近者。
“所有外部传感器信号丢失,光学观测无效,能量探测归零。”
凌焰的声音从后方基地传来,带着明显的紧张:“我们……正在进入视觉和常规探测意义上的盲区。”
林枫立于舰桥最前端,混沌星域的力量自然流转于周身,形成一层薄而坚韧的灰色光晕,将他和身后的“星痕号”一同笼罩。他的神识,在突破星域级后已发生质变,此刻如同最精密的触须,小心翼翼地向前延伸,尝试穿透这片黑暗帷幕。
然而,即便是他融合了混沌特性的星域级神识,在触及黑暗的瞬间,也感受到了极强的阻滞与侵蚀。那并非能量碰撞,而是一种更根本的“剥夺”。神识中蕴含的感知力、信息结构,乃至其存在的“概念”,都在被这片黑暗飞速地“消解”和“归无”。
“跟紧我,不要离开混沌领域范围。”林枫沉声下令,同时加大了混沌之力的输出。灰蒙蒙的领域光芒稳定地照亮着前方有限的区域,如同在绝对黑暗中开辟出的一个微小气泡。
“星痕号”终于一头扎进了黑暗帷幕之中。
刹那间,仿佛从喧嚣的尘世一步踏入了永恒的寂静岭。
舰船外部的一切声音彻底消失,并非安静,而是“声音”这个概念本身似乎在这里失效了。舷窗外是纯粹的、不含任何杂质的黑暗,连“星痕号”自身引擎的光芒,在离开混沌领域笼罩范围的瞬间,也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掐灭,无法照亮外界分毫。
唯一的光源,只剩下林枫撑开的混沌领域散发的微弱灰光,映照出“星痕号”冰冷的舰体轮廓,以及林枫和冷星凝重的面容。
“规则层面检测到超高强度‘存在性衰减’力场。”
冷星清冷的声音在寂静的舰桥内显得格外清晰,她手中拿着一个连接着星灵研究院特制探测器的便携终端,上面跳动着令人不安的数据:“所有非混沌属性的能量,逸散速度是外界的千倍以上。物理常数出现区域性畸变,引力参数紊乱,空间粘滞系数急剧增大……”
她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一句:“根据探测器推算,若无有效防护,一艘标准主力战舰的能量护盾和舰体结构,将在进入后三十息内被彻底瓦解,归于虚无。”
这就是“归寂之力”的恐怖之处,它并非毁灭,而是“消除”,让一切有序重归于无序,让“存在”回归“不存在”。
林枫能清晰地感受到,自身混沌领域的外围,正与无处不在的“归寂之力”发生着激烈的对抗。灰蒙蒙的混沌之气不断被消耗,如同置于强酸中的金属,只是速度要慢上许多。
混沌之道包容万物、演化生灭的特性,在这里成为了对抗“归寂”的最有效屏障。它并非硬抗,而是不断将侵蚀而来的“空无”之力分解、同化,纳入自身的循环体系,虽然消耗巨大,但勉强维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
“维持最低速度,节约能量消耗。”林枫吩咐道。在这里,每一分力量都至关重要。
“星痕号”如同在粘稠的沥青中航行,速度骤降。四周是永恒的黑暗与死寂,方向感在这里完全丧失,只能依靠林枫与那枚“文明烙印”之间愈发清晰的微弱感应,以及混沌领域对能量流向的本能捕捉,来艰难地辨别方位,朝着“归寂之力”涌来的源头——那核心区域缓缓前进。
航行变得极其枯燥而压抑。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只有探测器上不断跳动的、显示能量持续消耗的数字,提醒着他们处境的不妙。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刻,或许是数个时辰。
一直全神贯注感应外界的林枫,忽然眉头一皱。
“有东西。”
几乎在他出声的同时,冷星手中的探测器也发出了尖锐的警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