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 第387章 来自西域的“商路”与“狼群”

第387章 来自西域的“商路”与“狼群”(1 / 2)

当共和国的东部和北部,正沉浸在雅克萨大捷的喜悦与舆论场上的思想交锋时,一条古老而沉寂了数百年的商路,正在共和国的西部边陲,被一支钢铁洪流,缓缓地重新叩开。

随着盘踞陕西、四川一带的流寇主力,在共和国第三军团,即“西方绥靖军团”的凌厉攻势下被彻底清剿或收编,顾昭在出征前布下的宏大棋局,终于落下了至关重要的一子——“西进”。

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征服,更是一次关乎国运的经济扩张。南京和天津的工厂里,堆积如山的棉布、铁器、玻璃制品和各类工业品,急需寻找到一个广阔的倾销市场,以换回支撑这个工业化巨兽继续奔跑下去的黄金、白银和原材料。为此,顾昭亲自制定了“新丝绸之路”计划,命令由他最信任的亲信将领之一,第四军团司令顾承信,统领麾下精锐,护送着由官方背景的“新晋商”所组成的庞大商队,向着那片传说中遍地财富、也同样危机四伏的西域,进发。

顾承信,这位在清剿流寇的战争中战功赫赫的年轻将领,和他的士兵们一样,充满了新军特有的自信与骄傲。他们相信,凭借手中无坚不摧的燧发枪,摧枯拉朽的线膛炮,以及那套战无不胜的战术体系,世界上没有任何敌人,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然而,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在这片广袤的西部土地上,最可怕的敌人,并非总是来自人的刀枪。

当军团与商队穿过河西走廊,踏上帕米尔高原的土地时,一个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敌人,便悄然缠上了他们。

稀薄的空气,让这些自中原腹地而来的士兵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窒息。他们的肺部如同破旧的风箱,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剧烈的灼痛。头痛、恶心、四肢无力,这种被称为“高原反应”的病症,如同瘟疫一般,在军中迅速蔓延,将一支原本龙精虎猛的百战之师,变得步履蹒跚。更致命的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重型火炮和那条由无数马车构成的、冗长而脆弱的补给线,在崎岖陡峭、终年积雪的山路上,变成了一种不堪忍受的沉重负担。

就在这支疲惫之师挣扎着向上攀爬时,另一群真正属于这片高原的“狼”,已经嗅到了血腥味。

此时的西域,正处于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即将迎来其最为辉煌的崛起前夜。其首领巴图尔珲台吉,是一位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草原枭雄。他不仅初步统一了混乱的漠西蒙古诸部,建立起强大的准噶尔汗国,更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东方那条传说中流淌着财富的古老商路,以及商路尽头那富庶的河西走廊。

他们,才是这片高原真正的主人。

一支由王五麾下最悍勇的副将李敢,所率领的一千人龙骑兵部队,正负责护送一支载满了丝绸和茶叶的先头商队,穿越一处名为“鹰愁涧”的险恶山口。龙骑兵,这支装备了短管燧发枪和马刀的精锐部队,理论上兼具了骑兵的机动性和步兵的火力,是新军体系中应对游牧骑兵的王牌。

然而,理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撞得粉碎。

当他们深入狭窄的山谷时,凄厉的号角声,毫无征兆地从四面八方的山脊上传来。数不清的身影,如同从岩石缝里钻出来的鬼魅,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那些是骑着矮小却耐力惊人的高原马、身披皮甲、手持弯刀和简陋火绳枪的剽悍骑士。他们没有后金八旗那种排山倒海般的集团冲锋,而是像狼群一般,分散成无数个小队,利用娴熟的骑术和对地形的极致熟悉,在远距离上,用火绳枪和弓箭,对行进中的明军,展开了无休止的袭扰。

“稳住!结成防御阵型!”

李敢嘶吼着下达命令。训练有素的龙骑兵们迅速下马,以马匹为掩护,组成了一个空心方阵,用精准的燧发枪火力,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试图靠近的准噶尔骑兵。

然而,战斗的节奏,完全被对方所掌控。准噶尔人极有耐心,他们从不进行代价高昂的强攻,只是利用机动优势,不断地切割、骚扰明军,重点攻击他们的补给马车。枪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共和国士兵的每一次射击,都精准而致命,但他们打死的,永远只是“狼群”伸出的一只爪子,而狼的主体,却始终隐藏在视线之外,等待着猎物体力耗尽的那一刻。

缺氧,让士兵们的动作变得迟缓,每一次装填弹药,都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弹药,在这样高强度的消耗战中,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最致命的圈套,在黄昏时分到来。一支准噶尔骑兵佯装败退,向着一条狭窄的支谷逃窜。急于打开局面、为大部队清除威胁的李敢,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下令部队追击,结果一头扎进了一个更加狭窄、两面都是峭壁的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