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母亲被孩子感染,也来了兴致,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让孩子去捐。
这一幕再次引得周围百姓的纷纷响应,更多的人起身离开座位,你一纹我半两地捐了起来,现场气氛又一次热烈起来。
“就你们捐的这点钱,我看连一车糙米都买不起。”这时,一个胡子大哥站出来,拿出一百两银子,投壶似的丢进木箱后继续坐了下来,立刻就有侍女给他端了茶水过去。
方怡见状,感激的叫道:“多谢大哥,您请留下姓名。”
“姑娘,您可是大贵人呐。我们这种低贱人,不配跟您说话。
我命贱,没有名儿,就是有,也是阿猫阿狗之类,提不得。”那胡子大哥毫不在意的说着。
“大哥,话不能这样说,人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是爹娘的心头肉。”方怡说这话时多少有些不适。
可是这是太子妃交代的,遇到平民百姓就这么说,就一定有人多捐钱,这叫收买人心。
果然,胡子大哥,包括在座的老百姓集体沉默了。
他们一直都是自卑的,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他们跟那些高官有着云泥之别,在他们眼里,是不被当人看的。
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会有人说出人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的话来。况且这位姑娘可是太子妃的妹妹,太子妃将来是要做皇后的。
这时,早就有人将一块半大的紫檀木牌匾抬上台,上面“深得朕心”四个鎏金大字闪闪发光。
方怡命人将牌匾抬到那胡子大哥前面,道:“授陛下意,将此牌匾赠与您,感谢您,请您收下。”
胡子大哥见这牌匾,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方怡。莫说牌匾是陛下亲赐,就是做牌匾的紫檀木,也有相当的价值。
方怡赞许的向他点了点头。
胡子大哥一张脸顿时激动的发红,他急忙跪下后,接过牌匾,道:“多谢陛下恩赐。贵人,我姓胡,叫胡萝卜。
在南市有一间铁铺子,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胡萝卜自当竭尽全力。”
方怡微笑的道:“多谢胡大哥。”
这时,三名小太监带着一队御林军走进会场。为首一名高声道:“陛下有旨,从商大爱者,除了陛下赏赐的墨宝以外,子孙三代还可参加科举考试。”
皇帝不是担心筹不到赈灾款,而是怕方怡筹不到钱还镇不住场子,便派人过来看看。顺带替捐钱多的人再颁道圣旨。
当然,这也是太子妃一大早就跪在金銮殿门口求来的。
太监声音虽大,却没有穿透力,现场的人大多没有听清楚。
雀儿便运用内力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后输送出去:“陛下有旨,从商大爱者,御赐荣誉牌匾一副,且子孙三代可参加科举考试。”
这下远近的人都听的一清二楚,老百姓听后彻底震惊了,发出惊叹之声,纷纷围拢过来。
那些原本作壁上观的达官显贵们,见百姓都如此积极,还得到皇帝赏赐,脸上有些挂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