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信,却只有寥寥几句:未见其面,却受其恩。心细如发,手巧如蚕。等我功成名退,带你浪迹天涯。
方怡看着信,脸上的红晕许久都未消散。她将信紧紧贴在胸口,心中满是甜蜜与羞涩。可很快,现实的残酷就如一盆冷水浇下。
“方良媛,皇后娘娘有请。”一个尖细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方怡一惊,收起信,整理好情绪,跟着来人去了皇后宫中。
皇后端坐在主位,眼神冰冷地看着方怡,“方良媛,听说你在东宫组织女眷给前线将士做物资,还收到不少赞誉?”方怡忙行礼道:“娘娘,这是大家的心意,想为国家出份力。”
皇后冷哼一声,“你倒是会博好名声,你乃堂堂太子良媛,前线将士岂是你等能随意结交的。”方怡心中一紧,刚想辩解,皇后又道:“从今日起,不许再做这些事,否则,休怪本宫治你不守妇道,私自相授之罪。”
一旁的芊雪不忘火上浇油:“太子哥哥不在,方良媛是耐不住寂寞了?还是太子妃不在,整个东宫都由你做主了,只怕啊,方良媛担不起这份辛苦。”方怡听了,只觉得五雷轰顶,只能压下委屈,领命而去。
含着泪回到东宫,她看着那堆裁剪好的半成品,满心的欢喜与期待瞬间消散,如果太子妃在,今日自己定然不会遭此羞辱。她突然很想太子妃,不知道她在寺庙过得好不好,满腔热忱化作无尽的担忧。
方怡正沉浸在悲伤中,不知怎么办时,突然海棠来报:“良媛,鹰儿姑娘来了,说有事相商。”方怡心中一喜,立刻整理了下衣衫:“海棠,快请鹰儿姐姐进来。”,
“拜见良媛。”鹰儿进了屋,行了个礼。“鹰儿姐姐免礼。”见到鹰儿,方怡只觉得找到了主心骨,忙迎上去问:“鹰儿姐姐,以后物资怕是不能做了。太子妃可好?”
鹰儿平静的道:“无事,您是太子良媛,如今两位主子都不在,东宫自然以您为主,且太子妃临走时将皇孙殿下托付与您。抚养孙殿下,良媛义不容辞。明天您去万寿宫将孙殿下接回来。”
方怡听后,心中明了,重新燃起希望。忙带着感激的道:“多谢鹰儿姐姐。”
送走鹰儿,方怡只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她又拿出那封信,仔细的看了几十遍,而后自己铺好纸笔,思索良久,开始提笔书写起来。
第二日,方怡便带着海棠,去万寿宫请安,太后见她气色不错,夸赞道:“方良媛今日神采奕奕。听说你把东宫打理的不错?倒是个不错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