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快穿:不同的世界我来了 > 第46章 重生之田埂上的日子46

第46章 重生之田埂上的日子46(1 / 2)

农桑学堂在各地落地生根后,林晚又生出了新的念头——让女子也走进学堂。她见过太多农家女子,明明在纺线、织布、甚至侍弄菜园上有过人天赋,却因“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检测到宿主新目标,触发“启蒙”支线任务:推动女子入学,实现基础教育平等。任务难度:四星。任务奖励:解锁“女子专用农具改良”图纸。】

系统的声音久违地响起,林晚望着农书阁里那几本特意为女子编写的纺织、刺绣图谱,眼神愈发坚定。她找到赵衡,将想法和盘托出:“男子能学种地,女子为何不能学纺线、学记账?她们也能为家里添进项,也能让日子过得更好。”

赵衡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只是……”他顾虑的是根深蒂固的偏见,“怕是阻力会比建学堂时更大。”

“我知道难。”林晚拿出早已拟好的章程,“先从京城的农桑学堂开始,设女子班,只教实用的本事——认字、算学、纺织、家政,不与男子同班,或许能让反对的人少些。”

赵衡接过章程,见上面连女子上学的时辰都考虑到了,避开了农忙时段,特意设在午后,方便兼顾家务,不由笑道:“你想得比我周全。这事,我支持你。”

可消息一出,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女子抛头露面去学堂?成何体统!”吏部尚书在朝堂上拍了桌子,“自古以来,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学那些‘杂学’有何用?怕是要学坏了!”

几位老臣纷纷附和,甚至有人搬出“女子入学,阴阳失调”的说法,言辞恳切地劝赵衡“收回成命,以正纲常”。

民间的议论更甚。有百姓觉得“太子妃是疯了”,也有家长不愿让女儿“被人指点”,报名者寥寥无几。林晚去京郊的村子宣传时,竟被几个老太太拦在村口,说她“不守妇道,带坏风气”。

“姑娘家认字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嫁人生娃?”一个老太太拄着拐杖,语气固执。

林晚没动气,笑着从篮子里拿出几匹棉布:“大娘您看,这是用新织法织的布,比寻常的密三成,能多卖两成价钱。可这织法的图纸,得认字才能看懂。

您说,要是您家闺女会看图纸,是不是能织出更好的布,给家里多挣些银钱?”

老太太们看着那些细密的棉布,眼神松动了些。

“再说了,”林晚又道,“认了字,能看懂药方能救命,能看清地契不上当,这难道不是好处?”

话虽在理,可愿意迈出第一步的人还是少。林晚没气馁,让农桑学堂的女先生先开了个小班,自己亲自授课。起初只有三个胆大的姑娘来,一个是家贫想学织布挣钱的,一个是丈夫早逝想靠自己活下去的,还有一个是好奇“认字到底有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