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解放后的第二天,虽然刚刚经历过战火,但却已然焕发新生。
街道上,硝烟的余味尚未完全散去,但取而代之的是百姓们忙碌的身影。
曾夏勇在临时指挥部内,对着作战地图下达了战后重建的命令:“工化旅工兵六个营,立即分赴城内各区域,修复被炮火损毁的道路、桥梁和公共设施,优先清理战场残留物,保障百姓出行安全;警卫旅组建十个治安分队,分片负责城区巡逻,打击趁乱滋事的不法分子,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百姓财产安全!”
“是!”工化旅旅长赵岩和警卫旅旅长魏大勇齐声应答,转身离去部署任务。
处理完紧急公务,曾夏勇换上便装,对身旁的政委李保华、参谋长陈定国,以及副司令员林锐、周卫国说道:“忙活了这么久,咱们也该去城里走走,看看解放后的燕京,听听老百姓的心声。”
李保华笑着点头:“正有此意,也趁机熟悉一下这座华北重镇的情况。”五人一行,不带随从,沿着街道缓缓前行。
清晨的燕京,空气清新。
街道两旁,百姓们自发地清扫着碎石瓦砾,孩子们在路边追逐嬉戏,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工化旅的工兵们已经开始作业,有的在修补破损的路面,有的在拆除战争遗留的碉堡残骸,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与百姓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战后重建画卷。
“没想到燕京这么大,走了快一个小时,还没到市中心。”李保华望着宽阔的街道和两旁林立的建筑,由衷感慨道。
曾夏勇笑了笑:“不然怎么能称得上是华北最大的城市?这里既是交通枢纽,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拿下燕京,就等于握住了华北的命脉。”
陈定国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路边的古建筑,语气中满是赞叹:“这里不愧是当过都城的地方,随处可见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雕梁画栋的庙宇楼阁,历史气息太浓重了。哪怕经历了战火,这些老建筑依然透着一股庄重古朴的韵味。”
林锐附和道:“是啊,比起我们之前解放的城市,例如长治、晋城、太原、石家庄这些城市,燕京的格局和底蕴确实与众不同。以后好好建设,这里一定会成为华北最繁华的地方。”
周卫国则关注着街道上的民生百态:“你看老百姓们的精气神,跟战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提心吊胆,现在是扬眉吐气,这就是解放的意义。”
五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间,吸引了不少百姓的注意。
一位挑着担子卖早点的老大娘,看到曾夏勇一行人,眼睛一亮,连忙放下担子走上前:“这位是不是曾司令?”
曾夏勇笑着点头:“大娘,我是曾夏勇。”
“真是曾司令!”老大娘激动地喊道,周围的百姓们纷纷围了过来,瞬间将五人围在中间。
“曾司令,您可是我们的大救星啊!”一位老大爷握着曾夏勇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
“小鬼子在的时候,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吃不饱、穿不暖,还动不动就被打骂,多亏了你们八路军,把小鬼子赶跑了,我们才能重见天日!”
“是啊是啊!曾司令,没有你们,我们早就活不下去了!”一位中年妇女也说道,
“小鬼子抢我们的粮食,烧我们的房子,现在好了,你们来了,我们终于能安稳过日子了!”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中满是感激之情。
曾夏勇连忙说道:“乡亲们,快别这么说!保家卫国、解救百姓于水火,是我们八路军的职责所在,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从今往后,燕京城解放了,小鬼子再也不敢来欺负你们了!我们会和大家一起,重建家园,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好!说得好!”百姓们纷纷叫好,掌声雷动。
有几个孩子跑到曾夏勇身边,仰着小脸问道:“曾司令,小鬼子还会回来吗?”
曾夏勇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头,语气坚定地说:“不会了!小鬼子在华北的主力已经被我们全歼了,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来欺负你们了,你们可以安心读书、快乐成长!”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与百姓们寒暄了一阵,曾夏勇一行人才继续前行。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太阳渐渐升高,几人也有些口干舌燥。
恰好前方出现一家茶馆,门楣上写着“清风茶馆”四个大字,里面传来阵阵喝彩声。
“咱们进去歇歇脚,喝杯茶解解渴。”曾夏勇提议道,几人欣然同意,迈步走进茶馆。
茶馆内座无虚席,百姓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桌旁,喝茶聊天,气氛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