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夏勇立刻拿起通讯器,对着运输机编队下达命令:“各机组注意!按预定顺序起飞,保持编队,准备接受检阅!”
“收到!”通讯器里传来运输机机长们的应答。
第一架运9的引擎率先启动,轰鸣声在机场上空回荡,机身缓缓滑向跑道,随后腾空而起;
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10架运9依次起飞,在机场上空盘旋一周,组成整齐的梯队;
10架运20A也紧随其后,庞大的机身在跑道上滑行,扬起一阵尘土,最终稳稳升空,与运9编队汇合,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字形。
机场外的欢呼声再次响起,百姓们挥舞着手中的草帽、毛巾,有的甚至激动得跳了起来。
“飞起来了!我们的飞机飞起来了!”
“太壮观了!这么多飞机,小鬼子再也不敢随便来炸咱们了!”
李同志看着空中的编队,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祝老总更是忍不住拍手:“好!飞得好!这才是咱们八路军的样子!”
就在这时,远处的天空中传来一阵更急促的轰鸣声——从太原飞来的歼击机编队到了!
1架空警2000在前,5架歼16、5架歼10c紧随其后,组成箭型编队,朝着运输机编队飞来。
“来了!歼击机编队来了!”曾夏勇激动地喊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空中,只见歼击机编队与运输机编队在空中完美汇合,运9、运20A组成的“人”字形编队在外围,歼16、歼10c在两侧护航,空警2000在最前方领航,整个编队如同一只展翅的雄鹰,在延安机场上空缓缓飞行。
引擎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却丝毫不显杂乱,反而像一首激昂的战歌,回荡在延安的上空。
曾夏勇站在李同志身边,看着空中的编队,心里热血澎湃。
他想起了穿越而来时的初衷——其中一个就是为了让这些伟大的领导人,看到属于自己的大国重器;
就是为了让百姓们不再受战火的蹂躏,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此刻,梦想照进现实,那些曾经只存在于脑海中的先进装备,正翱翔在延安的天空,接受着伟人们的检阅,接受着百姓的欢呼。
眼泪不自觉地从眼角滑落,曾夏勇赶紧悄悄擦掉,却被身边的祝老总看在眼里。
祝老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小子,别激动,以后咱们还会有更多更好的飞机,还会解放更多的地方,让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
曾夏勇用力点头,声音有些哽咽:“是!祝老总,咱们一定能!”
机场外的百姓们,看到歼16、歼10c时,欢呼声响彻云霄。
“是战斗机!跟报纸上画的一样!”一名学生激动地拉着身边的老师,“老师,有了这些飞机,小鬼子再也不敢来欺负咱们了!”
老师笑着点头,眼里也满是泪光:“是啊,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美苏代表团的工作人员拿出相机,不停地对着空中的编队拍照。
“太震撼了!”
高斯感慨道:“我从未想过,八路军能拥有如此先进的空中力量。这样的编队,足以应对日军在华北的任何空中威胁。”
米高扬也收起相机,语气严肃:“这些战机的性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八路军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装备的运用,足以说明他们的战斗力有多强。”
空中的编队在机场上空盘旋了三圈,每一圈都保持着整齐的队形,飞行员们通过舷窗,朝着地面上的首长和百姓们挥手致意。
李同志抬起头,看着空中的战机,眼神里满是欣慰——这是八路军的希望,是国家的希望,有了这样的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不远了。
下午两点半,在李同志的示意下,曾夏勇通过通讯器下达了“编队准备降落”的命令。
空中的战机开始依次调整姿态,歼击机编队率先降低高度,朝着机场跑道飞去;
运输机编队则在后方跟进,庞大的机身缓缓下降,最终稳稳地落在跑道上。
当最后一架运20A停稳时,机场外的欢呼声再次达到顶峰,百姓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帜,喊着“八路军万岁”,声音回荡在延安的山谷中,久久不散。
曾夏勇看着身边的首长们,看着欢呼的百姓,看着震撼的美苏使者,心里充满了自豪——这一刻,他不仅展示了八路军的空中力量,更展示了华国人民抗击法西斯的决心和底气。
接下来,便是近距离观摩战机的环节,而这,将让美苏使者更直观地感受到八路军装备的实力,也让延安的百姓们,能亲手近距离观看到属于自己的“大国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