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苏联驻华使馆就通过秘密渠道,将斯大林的决定和米高扬的访华计划,发往延安。
延安的窑洞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炕桌上,李同志和祝老总正围着电报,眉头舒展。
“没想到,山西一仗打下来,美苏两国都主动找上门了。”
祝老总拿起美国和苏联的电报,笑着说,“这说明,实力才是话语权的基础——以前咱们想争取国际支持,得看别人脸色;现在咱们打了胜仗,别人反而主动来跟咱们谈合作了。”
李同志手指在电报上轻轻划过,语气沉稳:“这不仅是为了合作,更是为了展示八路军的国际形象。美国想了解咱们的战力,苏联想借鉴咱们的战术,咱们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让世界知道我们的军队,才是真正抗日的主力,才是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军队。”
“那关于他们想见曾夏勇的事,怎么处理?”祝老总问道,“曾夏勇现在在太原,是前线指挥核心,能不能见,得征求八路军总部和他本人的意见。”
李同志点点头:“没错。曾夏勇是山西战役的主要指挥官之一,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人物,但他的行动必须服从组织安排。立刻给太原彭老总发报,说明美苏使者访延的情况,询问他们对曾夏勇是否接见使者的意见——既要尊重前线指挥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国际合作的需要。”
电报很快通过无线电波,传到太原指挥部的通讯室。
正在召开作战会议的彭老总、左副参谋长、曾夏勇等人,接到电报后立刻暂停会议。
彭老总读完电报,将其递给曾夏勇,笑着说:“夏勇,你现在可是国际名人了,美苏两国的使者都点名要见你。说说你的想法?”
曾夏勇接过电报,快速浏览一遍,沉吟片刻后说道:“老总,我觉得这是好事。一方面,能让国际社会更了解咱们八路军的抗战决心和实力,争取更多支持;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交流,了解美苏两国的反法西斯计划,为咱们接下来的反攻提供参考。至于我是否接见,完全服从组织安排——如果总部和延安认为有必要,我随时可以去延安;如果前线离不开,也可以通过电报与使者交流。”
左副参谋长补充道:“我觉得可以同意。现在山西的重建和部队训练都步入正轨,夏勇去延安几天不会影响前线。而且,让他当面跟使者交流,比电报更能展现咱们的诚意,也能更准确地传递咱们的需求——比如美国的航空汽油、苏联的武器图纸,这些都是咱们接下来发展需要的。”
彭老总点点头,拿起笔在电报上批示:“同意延安安排,曾夏勇可赴延接见美苏使者,独立旅工作由政委李保华、参谋长陈定国等同志暂代。建议延安提前准备交流提纲,明确合作底线与需求,避免被动。”
批示完,他让通讯兵立刻将电报发回延安。
窑洞内,李同志收到太原的回电后,脸上露出笑容:“好!老彭他们考虑得很周全。立刻给重庆邹同志和苏联驻华使馆回电,同意美苏使者访延,时间定在一周后,地点就在延安交际处。另外,给曾夏勇发报,让他做好准备,一周后乘飞机来延安,提前熟悉交流内容。”
消息很快反馈到重庆和莫斯科。
高斯大使收到延安的同意复电后,立刻向白宫汇报,同时开始准备访延的资料,尤其收集了大量关于曾夏勇和独立旅的战报;
米高扬则从莫斯科启程,带着军事顾问和武器图纸样本,经新疆飞往延安;
而在太原,曾夏勇正在陈定国的协助下,整理山西战役的详细战报、装备清单和战术总结——他知道,这次与美苏使者的交流,不仅是个人的会面,更是八路军向世界展示实力、争取支持的重要机会,容不得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