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晋西的解放,除了晋西南以外的区域基本为八路军掌握,这让晋绥军的方面非常被动。
汾城第二战区司令部的会议室内,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阎喜善坐在主位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面前的山西地图上,除了晋西南一小块区域标着蓝色的“晋绥军”,其余绝大部分地方都已被红色的“八路军”覆盖——从太原到晋中,从晋北到晋西,曾经他苦心经营的“山西底盘”,如今只剩下汾城、临汾周边的弹丸之地。
“阎长官,现在百姓们都往八路军那边跑!”
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站在地图旁,语气焦急,“我派去临汾周边征粮的队伍,百姓们都说‘只认八路军的救济粮,不给阎司令交粮’,有的村子甚至还组织了自卫队,不让咱们的人进村!”
旁边的参谋长也跟着叹气:“是啊,长官。八路军在太原、晋中搞重建,给百姓修房子、分粮食、开工厂,咱们这边连军粮都快凑不齐了,更别说给百姓办事。现在部队里的士兵也人心浮动,有的说‘想投奔八路军,至少能吃饱饭’,再这么下去,不用打,咱们的队伍就得散了!”
会议室内的高官们纷纷附和,有的抱怨八路军“抢地盘”,有的担忧部队哗变,还有的提到了那个让他们忌惮不已的名字——曾夏勇。
“说到底,还是因为那个曾夏勇!”
晋绥军196旅旅长咬牙道,“要是没有他,八路军哪来那么多先进武器?哪能三天拿下太原、半个月解放晋北晋西?现在山西的八路军,装备比咱们还好,战法也新,咱们根本不是对手!”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的痛处。
阎喜善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眼神里满是疲惫与无奈。
他何尝不知道,曾夏勇的存在,彻底改变了山西的力量对比——以前晋绥军还能和八路军“分庭抗礼”,现在却连“自保”都成了问题。
“好了,别说这些没用的。”
阎喜善打断众人的议论,声音沙哑,“现在局势比人强,民心向着八路军,咱们硬拼肯定不行。传我命令:第一,收缩防线,集中兵力守住晋西南的汾城、临汾、运城,不许主动挑衅八路军;第二,严令各部队不许扰民,尽量给百姓分点粮食,稳住人心;第三,密切关注八路军的动向,相机行事——要是他们不来打咱们,咱们就先守着;要是他们真要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