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样一来,整个山西的日军就插翅难飞了。”
祝老总指着地图上的红线条,语气里满是期待
“三个旅攻太原,晋察冀堵北边,冀鲁豫拦东边,太岳清西边,各线联动,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小鬼子彻底赶出山西。”
李同志点点头,目光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看到各部队向山西集结的身影:“这不仅是解放山西,更是为全国抗战树立信心——咱们能一次性解放一个省,就能解放更多的省。等山西解放了,下一步就能向东配合华北其他部队,向南支援河南战场,对日军的华北派遣军形成包围之势。”
此时,涉县的八路军总部内,彭老总与左副参谋长还在等着延安的批复。
桌上的油灯已经添了两次油,左副参谋长不时走到通讯室门口张望,手里拿着各军区的兵力报告,嘴里念叨着:“要是延安同意打太原,咱们得从晋察冀调点人过来,不然三个旅怕是忙不过来。”
彭老总坐在地图前,手指在山西的各个据点间移动,心里也在盘算着兵力调配:“我跟你想的一样,光靠三个旅不够——太原周边的据点太多,得有人去清剿,还得有人去断日军的退路。我已经让参谋室拟了个初步的协调方案,就等延安的指示了。”
他的话刚说完,通讯室的参谋就拿着一份电报跑了进来:“老总!副参谋长!延安回电了!加急!”
彭老总立刻站起身,接过电报,快速浏览起来。
越看,他的眼睛越亮,看到“调动晋察冀、冀鲁豫、太岳军区、晋西支队部队配合,形成全域作战格局”时,忍不住拍了下桌子:“好!延安考虑得太周全了!我还担心只靠三个旅不够,没想到延安直接把各军区的力量都调动起来了!”
左副参谋长连忙接过电报,仔细读着,当看到各部队的具体任务时,兴奋地说:“这下好了!三个旅主攻太原,晋察冀打大同,冀鲁豫掐正太铁路,太岳清吕梁——各线都有人负责,既不会浪费兵力,也不会出现漏洞!”
彭老总走到地图前,拿起红铅笔,按照回电的指示,在地图上标注出各部队的进攻方向和任务:“立刻给前方发报,把延安的指示传达给独立旅、385旅、386旅;同时给晋察冀、冀鲁豫、太岳军区、晋西支队发报,让他们按回电要求,尽快抽调部队,向指定区域集结;另外,让后勤部门立刻协调补给,确保各部队的弹药和粮食能跟上!”
“是!”左副参谋长立刻转身,朝着通讯室走去,脚步都比平时快了几分。
深夜的华北前线,平安县城的临时指挥部里,曾夏勇、陈旅长、成旅长还没休息,正围着地图,讨论着攻打太原的细节。
窗外的月光洒在地图上,“太原”两个字被他们反复标注,旁边还写着“晋中”“阳曲”“太谷”等据点的名称。
“我总觉得,光靠咱们三个旅,怕是顾不过来太原周边的据点。”成旅长看着地图,有些担忧地说,
“比如大同,要是日军从那里调兵增援,咱们就得分兵去拦,到时候主攻太原的力量就弱了。”
陈旅长也点头:“我已经让参谋给总部发了个补充建议,希望能从晋察冀调点部队过来,帮忙牵制大同的日军。”
曾夏勇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地图上的铁路线,手指在大同到太原的铁路上轻轻划过——他也在琢磨,如何才能防止日军增援,只是没想到该如何开口向总部提调兵的事。
就在这时,参谋陈安阳拿着一份电报,快步走进来:“旅长!陈旅长!成旅长!总部加急回电!延安的指示下来了!”
三人立刻围了过去,曾夏勇接过电报,快速读了起来。
当看到“调动晋察冀军区两个旅主攻大同、朔州,冀鲁豫军区一个旅控制正太铁路,太岳军区和晋西部队肃清吕梁残敌,以独立旅、385旅、386旅为主力主攻太原”时,他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喜:“延安考虑得太周到了!不仅同意打太原,还调动了其他军区的部队配合咱们!这下好了,各线都有人负责,咱们可以专心打太原了!”
陈旅长和成旅长连忙凑过来,看着电报内容,脸上也露出了激动的笑容。
“太好了!晋察冀打大同,冀鲁豫掐铁路,太岳、晋西清吕梁——这样一来,太原的日军就成了瓮中之鳖,想跑都跑不掉!”陈旅长大声说,语气里满是兴奋。
成旅长也笑着说:“这下咱们三个旅可以安心当主力,不用分心去顾其他方向了!有这么多部队配合,解放整个山西,肯定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