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团、新三团的战士们也从其它阵线发起攻击,轻重机枪交织成火力网,将日军的推进路线死死堵住。
日军几次试图发起冲锋,都被八路军的火力压了回去,装甲车在山路间难以展开,只能被动挨打。
“大队长,八路军的火力太猛了,我们根本冲不上去!”一名日军士兵狼狈地爬回来,身上还带着枪伤。
松下一郎看着眼前的僵局,脸色铁青,却毫无办法——这已经是他们被第三次袭击,推进速度不足十公里。
石家庄方向,日军第12师团的部队正沿着铁路线行进,试图借助铁路快速增援晋东南。
可刚出石家庄不久,铁路轨道突然发生爆炸,铁轨断裂,枕木燃烧,列车被迫停下。
“八嘎!又是八路军的袭扰!”日军师团长中村明人怒不可遏,下令士兵下车警戒,修复铁路。
可不等日军士兵动手,远处的树林里突然冲出几支八路军小队,对着日军队伍发起突袭,扔出的手榴弹在日军中炸开,随后又迅速撤回树林。
日军刚要追击,又有小队从另一侧发起攻击,打了就跑,绝不恋战。
这正是冀中军区部队惯用的“麻雀战”,分散兵力,灵活袭扰,让日军防不胜防。
“师团长阁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参谋官慌张地跑来,“八路军神出鬼没,我们的士兵疲于应对,铁路修复进度缓慢,再这样下去,别说三天,就是十天也到不了晋东南!”
中村明人望着远处不断传来枪声的树林,气得浑身发抖,却只能下令加强警戒,缓慢推进——他知道,一旦分兵追击,只会落入八路军的圈套。
开封城外,兰考据点的战斗正打得激烈。
冀鲁豫军区的部队趁着日军第14师团主力准备增援晋东南的间隙,对兰考据点发起猛攻。
据点内的日军只有一个中队驻守,面对八路军的攻势,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队长,八路军的火炮太猛了,据点的围墙快被炸开了!”一名日军士兵慌张地报告。
据点守将渡边熊一看着外面的火光,心中满是绝望——他已经向第14师团请求支援,可得到的回复却是“师团主力正在准备增援晋东南,无法分兵,自行坚守”。
冀鲁豫军区独立团团长王虎站在据点外,看着即将被攻破的围墙,大声喊道:“同志们,加把劲!拿下兰考,就能拖住第14师团的后腿,为晋东南的主力部队争取时间!”
战士们士气大振,发起最后的冲锋,炸药包将围墙炸开一个缺口,战士们如同潮水般冲了进去,据点内的日军很快就被肃清。
而在晋东南主战场,冈村宁次的调兵命令如同石子投入湖面,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
阳城城内,独立混成第11旅团旅团长小林浅三郎接到命令后,立刻召集部队紧急集合。
“全体都有!立刻收拾装备,放弃阳城,向晋城撤退!与第10旅团汇合,坚守晋城!”
小林浅三郎对着士兵们大喊,语气急促——他知道,八路军随时可能向阳城发起进攻,若不尽快撤退,恐怕会被围歼。
士兵们慌乱地收拾着装备,粮食、弹药被快速搬上卡车,装甲车在前面开路,整个阳城城内一片混乱。
与此同时,陵川的独立混成第13旅团也开始行动,旅团长高桥义雄亲自带队,沿着陵川至晋城的公路快速推进,生怕被八路军拦截。
高平的独立混成第12旅团则北上,旅团长佐藤正男下令部队轻装前进,试图尽快抵达长治,支援第9旅团。
三支日军旅团的大规模调动,很快就被八路军的侦察部队察觉。
左路军二团的侦察兵潜伏在阳城城外的山坡上,看着日军的车队浩浩荡荡驶出阳城,立刻拿出对讲机:“报告团长!阳城的日军正在撤退,目标疑似晋城,兵力约一万人,配备装甲车和卡车!”
右路军三团的侦察兵也在陵川至晋城的公路上发现了第13旅团的动向,迅速向团部汇报。
而穿插在长治、晋城之间区域的独立旅特战团,更是通过无人机侦察,发现了高平方向北上的第12旅团。
夜色中,日军的车队还在不断行进,车灯在公路上连成一条长长的光带。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动向早已被掌握,而一场针对他们的围堵计划,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