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山的晨光刚漫过训练场的铁丝网,771团、772团的枪声就准时响起。
转眼间两天过去,曾经对191步枪、LR4狙击枪感到陌生的战士们,如今已能熟练完成拆解、组装、射击的整套动作,金属碰撞声与枪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训练场上最激昂的旋律。
“注意呼吸!扣扳机时手指别发力太猛!”独立旅的射击教员站在771团的一名战士身边,手把手调整他的举枪姿势。
那名战士深吸一口气,指尖轻扣扳机,“砰!砰!砰!”三发子弹接连命中百米外的靶心,弹孔几乎连成一个点。
“好枪法!”周围响起一阵喝彩。
战士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讨教经验——有的说“这枪后坐力小,连射时容易控制”,有的说“瞄准镜里的刻度太好用了,不用再估距离”。
曾夏勇站在高台上看着这一幕,转头对身边的陈旅长、许吉生、程康说道:“老旅长,许团长,程团长,你们这两支部队的战士素养是真高!两天就能把新枪玩得这么熟,换作其他部队,至少得四五天。”
许吉生笑着摆手:“曾旅长,这还是您给的装备好!191步枪拆解比三八大盖简单,还能连发,战士们上手快;再加上您派来的教员手把手教,想不学好都难!”
程康也附和道:“以前咱们练枪法,每人每天就十发子弹,打空了只能对着靶子比划;这次您给每个人发了3000发子弹,敞开了练,枪法能不进步吗?”
陈旅长想起以前部队缺弹的日子,忍不住感慨:“小曾,你是不知道,以前咱们的战士舍不得用子弹,有的新兵入伍三个月,还没摸过实弹。这次你一下子给这么多弹药,不仅练好了枪法,更让战士们心里有了底气——以后跟鬼子打仗,再也不用怕子弹不够用了!”
“枪法都是子弹喂出来的,这点弹药不算什么。”曾夏勇指着远处的弹药仓库,“我弄了那么多的弹药生产线,日夜不停生产,不仅够咱们这次训练用,以后作战的补给也能跟上。等回头咱们商量好补给周期,按月给你们送过去,保证不耽误事。”
陈旅长连忙点头:“那可太感谢你了!以后386旅的弹药补给,可就仰仗你了!”
第三天,训练重点转向综合单兵作战系统与步兵战术配合。
在城镇模拟训练场,771团的战士们分成三人小组,戴着夜视仪在昏暗的“街巷”里穿梭。“一组注意左侧窗口,可能有模拟火力点!”小组长通过耳机下达指令,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组员耳中。
一名战士迅速掏出震爆弹,拉开保险扔向窗口,“砰”的一声巨响后,另外两名战士端着枪冲了进去,顺利“肃清”目标。
不远处,772团的战士们正在练习烟雾弹掩护战术。
几名战士同时投掷烟雾弹,灰白色的烟雾瞬间笼罩“战场”,后续部队借着烟雾掩护,快速穿过开阔地带,抵达指定位置。
曾夏勇和林锐在一旁观察,林锐忍不住赞叹:“这些战士战术意识真强,一点就透!咱们教的协同技巧,他们很快就能融入实战动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