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被扒光了看(1 / 2)

林总的投资意向(terSheet)一签,潮汕资本的动作快得惊人。

第二天上午,两拨人马便准时出现在了横竖纵科技略显“简陋”的办公室门口。

一拨三人,领头的是一位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浑身散发着“数字不会说谎”气息的中年男士——王会计师专门名称SpA,负责财务尽调。

另一拨两人,为首的是一位眼神锐利、手提公文包仿佛提着尚方宝剑的干练女士——李律师,负责法务尽调。

他们都是独立第三方专业的尽调机构。

那架势,不像是来合作的,倒像是来抄家的。

张伟只是露了个面,寒暄两句,便非常光棍地大手一挥:“各位老师,辛苦了!公司上下全力配合!这位是我们公司的大内总管,财务、hR、行政全部由她负责,小玲。你们尽调所有事情找她就行!”

说完,他立马溜回自己的工位,心中腹诽,‘我一个成立一年多的公司,搞这么大阵仗?至于么!’。

完全没当回事,现在最重要的,A轮差不多到位了,必须开始谋划两件战略级别的大事了。

第一、全国扩张要布局好。

第二、社交SR产品启动要规划好。

这边的,小玲深吸一口气,脸上挂起职业化的微笑,迎了上去:“王老师,李老师,欢迎!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相关资料也都备好了。”

天使轮时,公司账上没钱,就自己交的5万注册资本金,业务模式也还在验证,投资人更看重张伟这个人和产品潜力,完全没有这茬。

财务、法务尽调都省略了,也就搞了一下业务尽调。

而这次,情况彻底反了过来。业务?早就被林总那双“鹰眼”里里外外、翻来覆去地“尽调”得明明白白,甚至比张伟自己还清楚。现在来的,是专门来扒底裤的——财务的底裤和法务的底裤。

财务尽调(Fdd):数字背后的“侦探游戏”

会议室内,王会计师团队迅速进入了状态。

他们的工作原则就一条:“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小玲总,麻烦提供一下公司成立至今的所有银行流水、记账凭证及后附原始单据,包括且不限于发票、合同、审批单等。”王会计师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好的,王老师,都在这里了。”小玲指着会议室角落里那几个巨大的塑料整理箱,里面分门别类装满了凭证册。

小玲搞的各种记账、凭证,专门请了外部顾问,自己那个财务研究生同学,小玲最近打算把她挖过来,毕竟现在A轮搞定了,也能开得起工资了。

王会计师的两位年轻助手面无表情地开始搬箱子,眼神里没有一丝波澜,仿佛这不过是日常操作。

接下来的几天,这间会议室就成了他们的“主战场”。

张伟偶尔路过,看到的景象总是:王会计师稳坐中军帐,对着电脑上的报表和审计底稿;两位助手则像入定的老僧,一人抱着一厚摞凭证,一页一页地翻,手指在账页和凭证附件上缓慢移动,时不时拿起手机,“咔嚓”一声,拍下某张发票或者某个审批签名。

“王老师,这张去年8月的差旅费报销,附件里餐费发票的日期和出差审批单上的日期对不上,差了一天。”

“小玲总,麻烦解释一下这笔付给‘深圳xx科技’的10万款项,合同标的为技术服务,但对方公司成立不足一个月,且注册资本仅10万,这笔交易的商业合理性是什么?”

“所有银行存款账户、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流水,需要与账务记录逐笔勾兑,一笔都不能少。”

“请提供全部员工的劳动合同、社保公积金缴纳证明、以及工资发放记录,我们需要进行交叉核对。”

小玲被支使得团团转,不是在找资料,就是在解释问题的路上。

她后来跟张伟吐槽:“我现在才算知道什么叫‘尽调’!他们简直是用放大镜在看我们的账本!一张几百块的发票附件模糊了点,都得写进工作底稿里备注!恨不得把凭证上的指纹都验一遍!根本别想搞假账!”

张伟听得后背发凉,暗自庆幸:“得亏咱俩老实,没动啥歪心思。这要是真有点啥,不得被扒得底裤都不剩?”

法务尽调(Ldd):条文之间的“扫雷行动”

另一边,李律师团队的风格则完全不同,她们是“文字猎手”。

她们的座右铭是:“找出任何可能让你未来‘坐牢’或‘赔钱’的坑”。

这些人真是猛,就来不到30分钟,就从文件中,发现了张伟和小玲的关系,也发现了小玲的SpV公司。

李律师推了推眼镜,开口就是重磅炸弹:“小玲总,麻烦提供一下横竖纵科技、4家投资方及其关联方也包括您那位SpV公司,自成立以来的全部工商内档资料、公司章程、历次变更决议、以及全部对外签署的合同、协议,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销售、租赁、知识产权、保密协议等。”

小玲:“……”内心一阵无语:连SpV都不放过?!那是我个人投资的公司啊!

但专业素养让她保持了微笑:“好的,李老师,我尽快整理。”

法务尽调的“细致”体现在另一种维度上:

“你们的商务费用是怎么算的?”

“这份软件采购合同里的知识产权归属条款有点模糊,需要对方出具一个额外的权属澄清声明。”

“这个员工入职时签的保密协议是最初的模版版本,建议尽快更新为我们认可的修订版,并让全员补签。”

“你们用的这个开源代码库,遵守它的LISE(许可证)协议了吗?麻烦提供一下使用清单和合规性说明。”

“网站和VR-App的用户隐私协议更新了吗?上次更新是半年前,根据最新法规,有几处表述需要调整。”

“SpV公司收购横竖纵老股的那笔交易,资金流转路径再给我们画一下,所有银行回单都要对应上。”

“小玲总,你和张总的家庭资产分割协议给我看下。”

李律师甚至要求查看公司所有员工的学历证明和前任雇主出具的离职证明,以防有任何“竞业限制”纠纷的风险。

张伟感觉头皮发麻,对小玲说:“好家伙,这哪是尽调,这是给公司做了一次彻头彻尾的‘法律ct扫描’啊!连骨头缝里的灰尘都给照出来了。NNd,连你的私人公司都没能幸免!”

小玲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我现在觉得,咱们公司干净得像一张白纸,就是我这几天快被‘洗’掉一层皮。他们的问题永远比你准备的材料多一层。”

张伟觉得自己去“提篮桥学院进修”的难度直线上升。

经过这一轮“扒底裤”式的洗礼,张伟有了一个极其深刻的感悟:

在成熟资本的眼皮子底下,想通过引入投资做大公司,同时还想中饱私囊、转移资产、搞各种灰色操作……难度系数简直是地狱级别的。

每一次融资,就意味着要被这样一群专业“侦探”用放大镜和ct机从头到脚检查一遍。任何一点瑕疵都会被记录在案,成为谈判的筹码或者直接引爆的雷。

“太狠了,”张伟私下对小玲感叹,“我现在觉得,以前想的那些歪门邪道,不仅风险极高,而且操作成本巨大。有那心思、那精力、那演技去琢磨怎么坑投资人,真不如老老实实多去签两个客户,多打磨一下产品。赚该赚的钱,睡安稳觉,它不香吗?”

小玲深表同意:“这就好比给你身上装了个24小时直播摄像头,还是由顶尖专业人士监看。想搞小动作?趁早歇了吧。林总这钱,真不是白拿的,这套风控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约束和筛选。”

.......

就在张伟和小玲被第三方尽调团队“折磨”得欲仙欲死的同时,另一边的夺舍基金委员会群里,却上演着一场极其“魔幻”且“奢侈”的烦恼。

那区区7500万的投资额度,此刻成了180多位嗷嗷待哺的“土豪”眼中最稀缺的珍宝。

怎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