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破帷 > 第160章 我活着,就是反叛

第160章 我活着,就是反叛(2 / 2)

五日后的午后,林昭然被“请”进了官设的“思过所”。

说是所,不过是间砌了铁窗的青砖房,窗台上落着层薄灰,指尖拂过,留下浅痕。

押她来的守吏搓着手:“林公子莫怪,上头说……”

“我怪什么?”林昭然抚过冰凉的窗棂,铁条沁着夜露的寒意,贴上她掌心,“这铁窗,可比土地庙的破墙挡风。”

她入所前说的那句话,早传遍了南荒——“自明日起,每日辰时,我将讲学一刻,题由门外学子抽签而出。”此刻窗外已围了上百人,最前排的学子举着竹签筒,竹签上歪歪扭扭写着“何为自由”“礼与仁孰重”“农桑可入仕乎”,纸边毛糙,墨迹未干。

次日辰时三刻,林昭然推开窗。

穿堂风卷着她的青衫,露出腕上未愈的旧伤,皮肉翻卷,结着暗红的痂。

“今日抽得何题?”她问。

“何为自由?”举签的是个扎着总角的少年,声音发颤,像风中初生的叶。

林昭然望着他身后挤得密匝匝的人群,望着远处山梁上若隐若现的“问”字石刻,望着街角妇人衣襟上用红丝线绣的“问”字——那针脚细密,仿佛缝进了无数个无眠之夜。

她伸手接住飘进来的一片槐叶,叶脉清晰如掌纹,边缘裂成“问”形。

轻轻说:“自由,是明知不能活,仍敢问一句‘为什么’。”

窗外先是静默,接着爆发出山呼般的复诵。

那声音撞在砖墙上,撞在铁窗上,撞在每个人的心上,震得槐叶簌簌落下,像一场无声的雨。

程知微站在人群最后,望着林昭然被阳光镀亮的侧脸,忽然听见自己心跳与诵声同频。

他想起前日在书驿看到的密报——各地书驿的更夫们开始在子时敲铜钟,一下,两下,后来连成一片,节奏竟合“问”字笔顺:顿、提、钩、折,像无数个“问”字在黑夜里荡开。

沈砚之是在第七夜听见钟声的。

他搁下朱笔,推开书房窗,凉夜的风卷着钟声撞进来,从城南到城北,从宫墙到市井,此起彼伏。

“不是说禁了?”他问跪在地上的密探。

“回大人,”密探额头沁着汗,声音发抖,“说是更夫们撞了邪,钟槌自己动的……”

沈砚之冷笑,转身时袖中滑落半页纸。

他弯腰拾起,借着烛火看清上面的字——“教育之光,不在庙堂,在破屋陋巷之间”。

这是林昭然那本《新学议略》的残页,他烧了三次,总有些边角余温未散,像不肯熄灭的火星。

“南荒奏报。”他突然说。

密探呈上一叠纸,最上面的是血帕奇事,接着是“问夜钟”,然后是裴怀礼在道旁刻“问”字,手指磨破仍不肯停。

最后一页写着:“林氏咳血日重,然讲学不辍,百姓传其血可治愚疾,竟有妇人取帕上残血入药。”

沈砚之的笔杆在掌心攥得发疼,木刺扎进皮肉,留下细小的红痕。

他提笔在奏章空白处写下“南荒不可禁”,墨迹未干又重重划去。

“烧了。”他说,声音像浸在冰里。

烛火舔着纸页时,他听见钟声又响了。

这次更近,像敲在他心口。

“她活着……”他对着火光低语,瞳孔映着跳跃的焰,“比死了可怕。”

林昭然是在黎明前咳醒的。

她摸黑找到帕子,擦了擦唇角的血,月光从铁窗漏进来,照见帕子上的新血——比前日的更艳,像朵刚开的桃花,边缘还泛着湿漉漉的光泽。

“柳娘子。”她轻声唤。

门吱呀一声开了,柳明漪端着药碗进来,热气氤氲,药香苦涩中带一丝甘草回甜。

她看见她手里的血帕,眼眶一热:“先生又……”

“明日讲题是……”林昭然将血帕叠好,塞进她掌心,指尖微凉,动作却坚定,“先不说。”

她望着窗外泛起鱼肚白的天空,笑了。

“等天亮了,让他们抽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