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都市修真小神医 > 第19章 评审风波(上)

第19章 评审风波(上)(1 / 2)

民间特色医术评审大会,终于在江城卫生局的大礼堂如期举行。这天,礼堂内座无虚席,除了参评的各位民间医生和评审委员外,还有不少媒体记者和业内人士前来观摩。

叶天穿着一身得体的新中式服装,提前来到了会场。他的出现,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毕竟,他最近风头太盛,很多人都想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年轻神医,在这种正式场合下会有何表现。

王回春作为评审委员,早早地坐在了主席台上,看到叶天进来,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随即又换上一副道貌岸然的表情。

评审流程分为几个环节:首先是参评者提交书面材料,阐述自己的医术特点和典型案例;然后是现场问答,由评审委员提问;最后,如果有必要,可能会安排现场诊疗演示。

叶天提交的材料很简单,主要列举了几个治愈的典型案例,如赵雅的阴煞侵体、建筑工人的重伤、唐文轩的蚀心蛊(隐去了真实姓名和蛊毒细节,只描述症状和疗效)等,并简要说明了自己注重“辨证施治”、“激发人体自愈潜能”的理念。

材料递交上去后,很快轮到了现场问答环节。

轮到叶天时,主席台上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来自医学院的专家率先发难:“叶天医生,你的材料里提到的这几个病例,听起来都非常不可思议,尤其是这个所谓的‘阴煞侵体’和‘怪病’,缺乏现代医学的理论支持,更像是……民间迷信的说法。你如何证明这些病例的真实性和你治疗方法的科学性?”

这个问题相当尖锐,带着明显的质疑意味。台下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叶天面色不变,从容答道:“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治病救人。无论理论如何,疗效是唯一的检验标准。我提到的每一位病人,都有据可查,如果需要,可以请他们出面作证。至于理论,中医本身就有‘六淫邪气’、‘阴阳失调’等理论体系,我的诊断是基于中医理论框架的延伸和深化,并非无稽之谈。”

另一位评审,一位老派的中医名宿接着问道:“叶医生年轻有为,但中医讲究经验积累和传承。不知你师承何人?所学医术源自哪门哪派?为何从未在江城中医界听说过你的师门?”

这个问题直指叶天的根基,也是王回春等人攻击的重点——认为叶天是“野路子”,没有正统传承。

叶天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平静地回答:“家师乃山野隐士,淡泊名利,不便透露名讳。医术传承,源远流长,未必尽人皆知。我认为,判断医术高低,不应只看师承名望,更应看其能否解决病人的痛苦。”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既保护了老头子(虽然老头子可能压根不在乎),又强调了医术的本质。

王回春见前面两人没能难住叶天,终于亲自下场了。他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长者的姿态:“叶小友,既然你强调疗效。那我问你,你常用的一些药散,比如所谓的‘回春散’,成分是什么?是否有经过严格的药理毒理实验和药品监管部门批准?你就这样给病人使用,是否考虑过潜在的风险?这是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吗?”

这个问题更加刁钻,直接指向叶天“无证制药”的软肋,而且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台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叶天,看他如何应对。

叶天心中冷笑,知道这是王回春的杀招。他早有准备,朗声回答道:“王大夫问得好。‘回春散’乃家师秘传,成分涉及师门隐秘,不便公开。但其疗效和安全性,经过我大量临床验证,从未出现不良反应。至于药品监管,我理解并尊重相关规定。目前,我已与本市正规药厂接触,正在按照程序,对这些经过验证确有奇效的秘方进行申报和转化研究,希望能让更多病人受益。在正式获批前,我会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剂量,确保安全第一。”

这个回答,既解释了原因,又表明了正在走向规范的态度,合情合理,让人挑不出太大毛病。甚至隐隐点出,他的药方正在被正规药厂看重,反而衬托出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