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场热议定良缘(再续)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铺着明黄色绸缎的案几上,映得满室静谧。刘耀龙端坐于龙椅之上,手中摩挲着一枚玉扳指,神色间带着几分笑意,却又不失帝王的沉稳。见刘梓妍昂首走入,他抬了抬下巴,语气温和:“梓妍,来了?上前些说话。”
刘梓妍依言上前,屈膝行礼:“儿臣参见父皇,不知父皇今日召见,有何要事吩咐?”她垂着眼帘,余光瞥见案几上放着一份未曾封口的明黄圣旨,心头那丝隐约的猜测又重了几分,指尖悄悄攥紧了衣摆,却依旧维持着表面的从容。
刘耀龙看着她这副故作镇定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摆了摆手道:“罢了,不必多礼。你且抬头,听听朕今日召你前来的缘由。”
刘梓妍依言抬头,撞进父皇带着笑意的眼眸,那眼神里没有往日议事时的严肃,反倒多了几分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与期许。她心头一跳,正欲开口询问,便听刘耀龙缓缓说道:“方才御花园纳凉,听闻演武场上,将士们都在议论你与晨旭的婚事,言语间满是期盼啊。”
“父皇!”刘梓妍脸颊猛地一热,下意识出声打断,耳根瞬间染上绯红,向来锐利的眼神也添了几分慌乱,竟有些不敢直视父皇的目光。她从未想过,军中的玩笑话竟会被父皇听得如此真切,还被这般直白地提及。
刘耀龙见状,更是觉得好笑又欣慰,摆了摆手示意她稍安勿躁:“你别急着辩解。朕与你母后,还有太后,早就看出你与晨旭之间的情意。你们自幼一同长大,并肩作战,彼此知根知底,默契无间。晨旭这孩子,智谋过人,心性沉稳,对你更是一片赤诚,朕早已将他视作半个儿子,把你托付给他,朕与太后都放心。”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起来,拿起案几上的圣旨,缓缓站起身:“今日召你前来,便是要亲口问你,朕欲将你许配给江晨旭为妻,择吉日完婚,你可愿意?”
话音落下,御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唯有檀香燃烧的细微声响。刘梓妍僵在原地,脑海中一片空白,父皇的话语如同惊雷般在耳边回响,让她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她想起无数个与江晨旭并肩的日夜:边境寒夜里,他为她披上御寒的披风;战术推演时,他与她不谋而合的相视一笑;演武场上,他担忧她受伤时凝住的目光……那些曾经被她刻意忽略的温柔与默契,此刻全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汇聚成一股暖流,在心底缓缓流淌。
脸颊的热度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她抬眸望向父皇,眼中的慌乱已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怯,深深吸了一口气,屈膝再次行礼,声音清晰而郑重:“儿臣……愿意。”
短短二字,却似卸下了千斤重担,让她整个人都轻快了几分。刘耀龙见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将圣旨放回案几,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好!不愧是朕的女儿,爽快!此事朕会即刻命人筹备,定给你办一场风风光光的订婚宴,雷公公,传周国太子将晨旭觐见”雷公公。赶忙回应,杂家这就去传召周国太子,
刘梓妍垂首应是,鼻尖却微微发酸——原来,她的心意,早已被最亲近的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御书房的旨意传至江晨旭居住的别院,他正埋首于案前推演战术沙盘。紫檀木沙盘上,代表两军的黑白棋子错落排布,他指尖捏着一枚黑棋,眉头微蹙,神情专注得仿佛将整座战场都纳入了眼底。案头的烛火跳跃,映得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愈发沉静,连帐外传来的脚步声都未曾惊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