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奸佞招供(1 / 2)

马蹄踏过尼山脚下的土路,扬起的红泥溅在裤腿上,结成硬痂,蹭得小腿发痒。

曹复勒住马缰,鼻尖先撞上一股混杂着草木灰和焦糊的气息——是叔家陶窑的烟,比正常窑烟多了几分呛人的涩味,像是有什么东西烧得不完全。

窑场里一片忙碌,工匠们赤着脚踩在陶土上,泥浆从趾缝间挤出,留下一个个深陷的脚印。

曹复刚走近,就见一个年轻工匠偷偷朝他使眼色,手里的筛子晃了晃,碎石从网眼漏出来,滚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惊得旁边的陶犬抬了抬头。

“安国君。”叔家的管事叔成迎了上来,他是叔信的旁支,袖口沾着新鲜陶土,指缝里却嵌着点细碎的玉屑,像是刚摸过什么玉器,“您怎么亲自来了?”

他说话时,眼神总往窑场西侧瞟,那里堆着几袋封着宋国旗号的麻布,袋口没扎紧,露着点白花花的粟米,风一吹,粟米的清香混着陌生的香料味飘过来。

曹复没接话,弯腰捡起块刚摔碎的砖坯。碎茬里嵌着颗指甲大的碎石,棱角锋利,显然没经过细致筛选。指尖蹭过砖坯的断口,粗糙得磨皮肤,像摸在没打磨的砂石上,划得指腹微微发疼。

“这砖,能用来筑关?”曹复把碎砖扔在地上,声音不高,却让周围的工匠都停了手,踩陶土的动作僵在半空。

叔成的脸色变了变,喉结滚了滚,伸手去捡碎砖:“是……是工匠筛土不仔细,我这就让他们重筛。”

“重筛?”一个老工匠突然开口,声音发颤,手里的陶拍掉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闷响,“管事不让啊!说‘差不多就行’,还让我们把筛网眼改大,说省时间!”

他抬起手,掌心满是磨破的水泡,有的已经结痂,有的还渗着血丝:“昨天我不肯,就被克扣了半斗粟米,家里的娃还等着粮食下锅呢。”

曹复的指节攥得发白,太阳穴突突跳得厉害,像有小锤子在颅内轻轻敲。他看向叔成,目光扫过他袖口的玉屑,慢慢逼近两步:“宋人的玉,戴着顺手吗?”

叔成的脸瞬间白了,下意识拢了拢袖口,脚步往后退了半步,踩在泥里滑了一下,差点摔倒。“安国君说笑了,我哪来的宋玉?”他强装镇定,却没发现玉屑正从指缝里往下掉,落在红泥地上,白得格外显眼。

曹复弯腰捡起一片玉屑,迎着光看——玉质粗糙,是宋国常见的岫玉,边角还带着切割的毛边,绝非鲁国工匠的手艺。

“筛网改大,碎石掺进陶土,砖烧出来全是废品。”他捏着玉屑,指腹用力,玉屑硌得生疼,“尼山关要是用了这种砖,宋兵一撞就塌,你担得起责任?”

他想起穿越前工地的质检,那时发现钢筋里掺废料,负责人当场被撤职查办,心里嘀咕:战国这帮人真是胆大包天,拿国防工程当买卖做,怕是不知道掉脑袋的滋味。

叔成的额头沁出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陶土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我……我不清楚,都是工匠们自己偷懒!”

“不清楚?”曹复转头指向窑场西侧的麻布口袋,“那些封着宋国旗号的粟米,也是工匠们自己弄来的?”

叔成的眼神躲闪着,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曹复抬手从腰间抽出青铜剑,剑鞘撞在玉佩上,发出清脆的响。剑刃出鞘半寸,寒光映着陶土的红色,晃得人眼睛疼,他一步步逼近叔成,声音冷得像冰:“说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