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苗乡警事 > 第2章 启涯刑侦

第2章 启涯刑侦(2 / 2)

张云雷,刑侦队的副大队长。

这,是明显嘲笑呗。

我知道,这一次调整中,要说最不满意的人,张云雷就是其中之一。

之前我就听说过传言,章二三即将要提拔成为局党委委员,他空出来的大队长位置,会由教导员赵大陆接任,而张云雷则接任教导员。

要知道,刑侦的教导员是副科级,这对于基层公安来说,也已经算是干部。

我把位置一占,赵大陆级别没变,倒没有多大意见,可是张云雷黄了啊。

当着全队的人,我也不好反驳什么,倒是陈恚恨恨地瞪了张云雷一眼。

你小子刺头不是?

刑侦的指导员没有了,经侦、禁毒等还可以调嘛,还有这么多派出所,想不想混了?

被陈恚这么一瞪,张云雷也偃旗息鼓了,但是我晓得,这哥们肯定是心里不服气的。

“多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总之我一定要做到三点。”又不是搞政治理论学习,我也懒得废话,就说我的目标就是“破更多的案件、建更好的环境、树更亮的牌子”。

会议就这么散了。

因为笔架山派出所那边的办公室,我基本就没有呆过,所以交接异常快,倒是因为刑侦队这边章二三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还需要一定时间来腾退办公室,所以当天下午我基本没有什么事。

没事,就回家看看呗。

我也是邛山人啊。

从笔架山到我老家镇良乡,有将近三十公里,坐在中巴车最尾部的座位上,我一边承受着蜿蜒山路的颠簸,一边享受着苗乡独有的绿水青山。

景色很漂亮,可路太晕人。

一个半小时后,汽车终于到了镇良乡汽车场的坝子上,我顶着一头尘土,强抑着胃里的吐意,艰难下车。

真是该买辆车子了啊。

虽然说当时各种规定已经执行,但也还不那么较真,我若从队里面要一台车来用用,没有多大的问题。不过作为从州一级下来的干部,我对此特别注意,晓得这些容易落话柄,还是选择乘中巴车。

毕竟,心安。

下车后,我先来到万屠夫的肉摊子,割了整整一个大前腿、一笼猪肝、一撮粉肠,然后又到杨肥子的杂货店里买了两瓶老习酒,几包酒鬼花生和葵花籽,害得荷包都瘪了一层。

不整不行啊。

我那倔强的得跟牛一样的老爹,知道我从州局调整到县公安局后,据说是气得几天不好好吃饭。

电话里朝我发脾气了好几回。

他还以为,我是想当官,才下县的。

可是他又怎么清楚得了,其实这次我是受尽了憋屈。

当然我也没有必要告诉他全部真正的原因。

毕竟,老人家含辛茹苦,为我遮风避雨了半辈子,我还忍心把这一肚皮的委屈分给他吗?

所以,这不得整点好的,爷俩晚上整一杯,给他顺顺气?

我家住在乡里的良棉村,隔镇良乡中心还有六公里的距离,砂石路,没有中巴跑,买完东西后,我来到了车场,打算包一辆面包车回去。

说真心话,这一年在州直工作,我一直都很少有回家,包括过年和春节。

作为领导的联络员,每当群众“过节”的日子,就是公安“过关”的时候。

重大节假日期间的首长,是真的忙。

连大年三十夜,水云天都还得参加“零点行动”,不仅要带队巡逻,晚上还要接受公安部、省厅的点名。

所以,一年多来我只回了一趟家。

我记得,从镇良乡中心到我们良棉村,包一台面包车走一趟差不多20分钟,收费60块。

也不贵。

我将买到的一堆东西放在杨肥子的铺子门口,拜托他盯几分钟,说我要去租个车。

“好勒,好勒。”杨肥子倒是答应得很利爽,毕竟从我读小学开始,就在他这里消费,从最初一角钱一袋的冰袋,到一块钱一根的冰棍,再到现在一百元一瓶的酒,一路长大、一路升级。

停车坝里,稀稀拉拉地停着几辆面包车,虽然说天气比较热,但是师傅们都不愿意开空调,有的车里吸烟,有的把靠背放了下来,两只大脚丫伸出驾驶室的窗子外,任由火辣的阳光杀菌。

“哪个有空去良棉?”走到停车坝,我喊了一声。

“走嘛,走嘛。”我的话就像金鱼池里扔进的面包,弄得司机们也不睡觉了,全部不躺平了,朝我靠过来。

“包车200块,马上走!”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