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明末铁院 > 第66章 秋收的喜悦与忧虑

第66章 秋收的喜悦与忧虑(1 / 2)

初冬的暖阳难得慷慨,洒在刘家堡内的空地上,把刚收割的粟米穗子晒得金灿灿的,连空气里都飘着一股淡淡的谷物香。

这片空地原是堡内的闲置场地,流寇退去后,刘江让人翻松了土,撒了些从流民那里换来的粟米、荞麦种子,又种了些耐寒的菠菜、萝卜。当时没人抱太大希望——乱世里活命都难,哪有心思侍弄庄稼?可几个老农闲不住,每天扛着锄头去翻土、浇水,连孩子们都跟着帮忙拔草,竟真种出了模样。

如今到了收获时,地里的粟米穗子沉甸甸地垂着,荞麦秆子弯了腰,菠菜绿油油地铺了一片,萝卜缨子底下,能看到圆鼓鼓的萝卜顶。

天刚亮,几个老农就带着妇女和半大孩子下地了。老农用镰刀割粟米,动作又快又稳,穗子被捆成小束,码在田埂边;妇女们蹲在地里拔萝卜,“噗”地一声拔出来,带着泥土的萝卜又白又胖,孩子们围着捡掉落的荞麦粒,捡满一小筐就跑去向老农炫耀,田埂上满是笑声。

“张叔,你看这粟米!颗粒饱得很!”一个妇女举起一束粟米,脸上笑开了花。她是从张家口逃来的流民,以前在家也种地,却从没觉得一束粟米能这么让人欢喜。

张老汉直起腰,抹了把汗,看着地里的收成,眼里闪着光:“可不是嘛!这土肥,水也足,咱用心侍弄了,它就给咱长东西!比外面那些荒了的地强百倍!”

刘江和赵忠站在祠堂门口,看着地里忙碌的景象,嘴角也忍不住带了笑。管家拿着小秤在旁边称量,一边称一边喊:“粟米,七石三斗!荞麦,三石一斗!萝卜,两担!菠菜,一担半!”

数字不大——七石粟米,够堡里四百多人吃三四天;萝卜菠菜虽多,却不耐存,顶多撑到月底。可没人觉得少。这是他们在刘家堡亲手种出来的粮食,是不用靠救济、不用冒风险去换,实打实从地里长出来的收获。

“少爷,这可是好兆头啊!”赵忠笑着说,“以前总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现在咱自己能种出粮,弟兄们腰杆都直了!”

刘江点头。他看到那个张家口来的老汉,把刚割的粟米穗子凑到鼻尖闻,眼角的皱纹里都带着笑;看到春桃捧着个大萝卜,给旁边的伤员看,伤员虚弱地笑了;看到护卫队的少年们训练完,特意绕到田边,蹲下来帮着捡粟米粒——这一点点收获,像一剂暖药,熨帖了所有人因战乱而紧绷的心。

中午,伙房特意用新收的粟米煮了干饭,又炖了萝卜汤。粗瓷碗里,金黄的粟米饭颗粒分明,萝卜汤飘着油花,虽然没什么菜,却是堡里许久没吃过的“好饭”。人们端着碗,蹲在地上慢慢吃,连孩子们都吃得格外香,没人说话,却能从每个人的神情里看出满足。

“自己种的,就是好吃。”一个护卫扒着饭,含糊地说,引来周围人一阵笑。

可喜悦没持续太久,当张老汉把晒干的粟米倒进粮仓时,看着那只占了粮仓一角的麻袋,脸上的笑慢慢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