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旨如星火燎原,瞬间点燃了整个星海秩序同盟的战争引擎。庞大的文明联合体,如同一位从沉睡中苏醒的巨人,开始绷紧肌肉,磨砺爪牙,将目光投向那遥远而黑暗的终极战场。
龙渊格物院,“元胎研究院”已进入不眠不休的全力攻坚状态。
徐福与徐彭岳几乎寸步不离“九转混沌丹炉”。那缕自元胎深处剥离出的“混沌之核原始烙印”,被小心翼翼地置于丹炉核心,由层层叠叠的灵能篆文与规则矩阵禁锢、解析。徐福以其无上丹道,不断以不同性质的“虚界丹火”意韵灼烧、试探这缕烙印,观察其反应,如同医生在诊断一位沉睡巨人的脉搏。
“其规则结构……带有极强的‘吞噬’与‘转化’特性,并非简单的毁灭。”徐彭岳盯着高速刷新的数据流,语速飞快,“任何秩序力量靠近,都会被其强行分解、吸收,转化为滋养其自身的混沌养料。常规的能量攻击,恐怕效果极其有限,甚至可能资敌!”
徐福面色凝重地点头:“然也。此獠宛如宇宙之‘饕餮’,贪食无度。需寻一其无法轻易‘消化’之力……或许,需从规则层面,进行‘共振瓦解’,或以其无法理解之‘概念’进行攻击……”
两人不断提出设想,又不断被模拟数据否定,研究陷入了僵局,却也正是在这反复碰撞中,新的思路正在艰难地孕育。
与此同时,石星澜主导的灵能监听网络,精度再次提升。
在嬴雪华的协调与嬴承宇秩序亲和力的无声加持下,监听网络如同张开了无数只更加敏锐的“耳朵”,死死盯住那片被标记的幽暗星域。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捕捉到:那片区域的规则并非均匀的混乱,而是呈现出一种以某个未知点为核心的、缓慢旋转的“涡流”状结构。涡流中心,灵能背景呈现绝对的“虚无”,仿佛连“存在”这个概念本身都被吞噬了。
“混沌之核的‘呼吸’周期正在缩短。”石星澜向嬴政禀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其汲取周边混沌力量的速率,比最初探测时提升了约百分之零点三。虽然幅度很小,但趋势稳定。它确实在……加速苏醒。”
军事层面,帝国的战争机器已轰然启动。
蒙恬坐镇北辰,运筹帷幄。巨大的星图上,代表帝国主力舰队、各附属文明派遣军的光点正在从四面八方汇聚,形成数个庞大的战略集群。后勤航线被重新规划,一座座移动式星港与补给站被提前部署到预定的进军路线上。王陵的“镇岳营”开始大规模换装新型的、融合了“混沌元胎柔性稳定”特性的护盾系统;顿弱的“星骋军”与王贲的“疾电营”则针对可能遇到的规则乱流环境,进行着高强度的适应性战术演练。
章邯统领的后勤体系展现出了惊世之才,在资源调度万分艰难之际,他能精确把握每一个关节,确保龙渊的研究、舰队的改装、大军的集结,所有资源需求都得到最高优先级的保障,庞大的帝国机器在他的统筹下,如同一件精密的乐器,奏响了远征的前奏。
而最为锋芒毕露的,则是白起负责的前哨战线。
那片被发现的“规则断层”据点外围,已彻底沦为死亡的禁区。白起麾下的“星骋”、“凿壁”、“玄甲”三部精锐,如同最耐心的猎手,并未急于强攻,而是利用白起破开的通道,悄然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他们截杀了一切试图进出据点的永恒帷幕侦查单位,屏蔽了所有向外传递的信息流,将这个重要的前沿据点,变成了一座信息孤岛。
白起本人,则如同一尊冰冷的杀神,隐匿于断层边缘的阴影中,以其“创灭”意韵,持续不断地侵蚀、解析着据点外围的防御规则。他在等待,等待据点内的永恒帷幕守军因失去联系、感知到外界压力而产生躁动的那一刻。那一刻,便是他挥出致命一击,彻底拔除这颗钉子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