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寂之种”的发现,如同一块投入帝国科技与认知深潭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扩散的涟漪。对它的研究,迅速成为龙渊格物院、灵枢殿乃至帝国最高战略层面的绝对优先事项。那枚黑色晶体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另一种能量形式,更是一种近乎本源的、与帝国所追求的“秩序”与“生机”截然相反的存在法则。
龙渊格物院,“幽垣”分院内。
针对“熵寂之种”的研究在极度谨慎和重重防护下展开。徐彭岳亲自坐镇,徐福、荆羽、王离等人各展所长。
“其能量辐射模式,并非衰减,而是‘诱导静止’。”王离指着复杂的空间波动图谱,“它就像一个微型的规则陷阱,不断向周围散发‘降频’波动,促使物质能量趋向于最低能态,也就是……热寂状态。”
荆羽补充道:“材质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那艘舰船的外壳,在这种核心的长期‘熏陶’下,其原子活动近乎停滞,从而获得了惊人的物理强度和规则抗性。这是一种……通过‘极致沉寂’达成的防御。”
徐福则捻着胡须,从丹道角度提出见解:“此物至阴至寒,非世间寻常寒毒可比。其性主‘收’、主‘杀’,敛万物生机归于寂灭。老夫的‘五行镇灵’之法能短暂压制它,正因五行轮转,相生相克,以‘生’之流转,克其‘死’之凝滞。或许,持续、动态的‘生命循环’之力,是对抗这种寂灭之力的关键。”
研究带来了双重结果:一方面是深深的忌惮,另一方面,却是宝贵的启示。
徐彭岳综合各方结论,目光灼灼:“诸位,危机亦是机遇。我们无法复制这种‘寂灭’技术,但我们可以研究其原理,来强化我们自己的‘秩序’!”
他提出几个方向:
一、逆向防御:分析“熵寂之种”的规则影响模式,用于升级帝国的护盾和隐匿技术,使其能更好地抵御类似的规则侵蚀。
二、材料突破:研究那种超密态材料的形成机理(非过程),尝试在帝国材料学中引入“规则层面稳定”的概念,开发出更具韧性的新型合金。
三、能量提纯:理解其能量“内敛”与“高纯度”的特性,反过来优化帝国能量核心的效率和稳定性。
灵枢殿,深层灵能实验室。
嬴雪华远程感知着“熵寂之种”的数据,秀眉微蹙。她唤来了石星澜。
“星澜,你感应能量脉络的天赋独一无二。这‘熵寂之种’的存在,在宇宙的能量脉络中,是否像一处‘淤塞’或‘死结’?”
石星澜闭目凝神,以其独特的“星脉感应”去感知那遥远的研究站。许久,他睁开眼,带着一丝明悟:“殿下所言极是!它并非没有能量,而是将其周围极小范围内的能量脉络彻底‘僵化’了,如同冰封的河流。我们的灵能、零点能流经其附近,都会变得迟滞、失去活性。它确实是一个……规则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