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发展程度较高、或存在特殊性的文明,则由嬴雪华、石星澜牵头,章邯提供资源支持,徐彭岳提供技术顾问,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接触。
·面对一个以植物形态为主体、意识与星球生态网络相连的“森之民”文明,嬴雪华亲自前往,以其纯净温和的灵能与之共鸣,展示了帝国灵能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能,并承诺帮助它们优化生态网络,抵御星际灾害。森之民感受到了超越它们理解的善意与力量,其古老的集体意识最终选择融入帝国,其母星被设为“青木”星区,其生态网络知识反过来丰富了帝国的生物科技。
·面对一个极度排外、以宗教狂热统治的硅基生物文明“晶簇”,白起的“镇幽司”提前清除了其最顽固的宗教领袖(以“神罚”形式),随后章邯的物资舰队送去了它们急需的、母星已濒临枯竭的特定能量晶体,徐彭岳派出的工程团队则帮助它们改造了环境。在“神迹”与实利面前,晶簇的抵抗迅速瓦解,其文明被改组,纳入帝国工业体系。
·面对一个拥有独特超光速感知能力、却因内部纷争而陷入停滞的“星语者”文明,石星澜以其更强的灵能天赋与之对话,分享了星鲸的部分见闻与帝国对“熵寂”的认知,揭示了外部宇宙的广阔与危险。共同的危机感与对更高知识的追求,促使星语者文明放弃了内斗,选择加入帝国,其成员大量被吸收进“星语阁”和深空探测部门。
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亦有少数文明企图负隅顽抗,或在归附后暗中策划叛乱。对于前者,白起的军团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其造成实质性危害前予以物理抹除,其所在星域被直接军事管制。对于后者,则由章邯的内政体系与嬴雪华的灵能监察网络协同处理,分化瓦解,确保帝国秩序的纯洁性。
时光流转,在帝国高效而多管齐下的策略推动下,“华夏”屏障内的星域以惊人的速度完成着整合。一个个独立的光点在星图上熄灭,转化为象征帝国统治的蓝色。无数的知识、技术、文化、人才如同百川归海,汇入帝国的洪流。帝国的科技树因这些异质文明的融入而变得更加繁茂,灵能应用也因不同感知维度的补充而更加精深。
数十年后,当最后一处偏远的星域在“巡天仪仗”舰队的光芒下宣誓效忠,当星图上最后一点异色被蓝色覆盖,标志着“华夏”疆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前所未有的完全统一。
咸阳宫中,嬴政凝视着那一片蔚蓝、再无杂色的星图,帝眸之中无喜无悲,唯有掌控一切的深邃。他缓缓开口,帝音传遍朝堂,也通过灵晷传遍帝国每一个角落:
“星域既平,华夏同风。此非终点,乃新途之始。”
“自即日起,‘华夏’疆域内,万族皆为帝国子民,享帝国庇护,承帝国荣光,亦需担帝国之责。”
“诸卿当再接再厉,巩固内政,砥砺前行。帝国之目光,当投向‘华夏’之外,那更深、更广、亦更险之无垠星海!”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包括徐彭岳、嬴雪华、白起、蒙恬等所有为重臣,皆肃然躬身:“臣等谨遵陛下谕令!愿帝国星辉,永耀寰宇!”
内域已定,帝国拥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且稳定的战略大后方。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智慧、所有的资源,终于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向那屏障之外,等待着他们的、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的浩瀚深空。帝国的征途,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