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初试的险象环生与李穹那“守护”意念带来的微妙转机,如同在无尽黑暗中擦亮的一丝火星,虽微弱,却真切地指明了方向。徐彭岳意识到,对抗这拥有“学习”与“进化”能力的“蚀”力,蛮力与精巧的技术或许都非上策,关键在于“理解”与“引导”,甚至是一种危险的“共鸣”。
他将研究重点彻底转向。不再执着于构建完美的、强行压制“蚀”力的符文阵列,而是开始设计一种更加灵活、更具“弹性”的引导网络。这个网络的核心,不再是冰冷的能量节点,而是李穹这样具备纯粹意志的“引子”。他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将“引子”的意志力放大、纯化,并转化为一种能够与“蚀”力那混乱、贪婪本质进行“对话”的特殊能量频率。
这几乎是在开创一门全新的学科——意志能量学。徐彭岳不得不再次求助于璇长老的古老智慧,同时,他也将目光投向了王离。王离那与空间能量天然亲和、近乎本能的感知方式,或许正是这种“柔性引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王离身体稍有好转时,徐彭岳便与他进行长时间的意识交流,试图解析他那独特感知背后的能量原理。嬴雪华则默默地为两人提供最好的支持,确保他们的精力能够支撑这种高强度的思维碰撞。她送出的那个锦囊,一直被徐彭岳贴身携带,那淡淡的宁神香气,仿佛成了他在这条未知道路上探索时,唯一的精神锚点。
与此同时,李穹的适应性训练进入了更加残酷的阶段。他不再仅仅是加深与龙渊核心的能量联系,更要在璇长老分身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精微地操控自身的意志,将其凝聚、提纯,如同锤炼一块凡铁,要将其百炼成钢,更要赋予其独特的“韧性”。这个过程伴随着巨大的精神痛苦,李穹数次因意志透支而昏厥,但每次醒来,他的眼神都更加坚定、更加纯粹。
…………
就在龙渊为“熔炉”计划倾尽全力时,“北辰”号并未沉寂。蒙恬深知,绝不能给“收割者”从容调整、加强封锁的机会。他利用王贲和蒙毅侦查带回的、关于封锁网节点动态防御模式的数据,开始制定新的突击方案。
“敌节点能量波动周期已随机化,强攻窗口难以捕捉。”王贲在战术推演会上指出,“然,其随机并非完全无序,存在数个隐藏的、基于空间背景辐射微变的‘伪随机’算法模式。若能提前预判……”
“需要更快的反应,更精准的打击。”蒙毅接口道,“‘北辰’的‘定鼎巨炮’威力无双,但充能及瞄准时间,在应对此种高速变化的防御时,略显迟滞。”
问题摆在了面前。“北辰”号虽强,但面对进化后的敌人,其传统的攻击模式已显露出短板。
这时,徐彭岳(远程接入)提出了一个设想:“或可尝试‘分段式聚能’与‘意志引导’结合。”
他解释道:“将‘定鼎巨炮’的一次性毁灭性能量释放,改为多次、快速的阶段性聚能打击。每次打击能量稍弱,但发射间隔极短,形成持续的压力。同时,借鉴‘熔炉’计划的思路,由感知敏锐者(如王离状态良好时,或训练有素的灵能士伍)在攻击间隙,以意志力轻微干扰节点防御力场的局部稳定性,为后续打击创造微小却关键的突破口。”
这是一个将前线战术与后方科研紧密结合的大胆构想。蒙恬与顿弱经过慎重评估,认为值得一试。
…………
柯伊伯带,“冥渊”节点区域。
经过周密计算,王贲的“疾电营”提前散布了大量微型空间扰动探测器,成功捕捉到了“冥渊”节点防御力场下一次周期性转换的大致时间窗口。
“北辰”号庞大的舰体悄然调整姿态,“定鼎巨炮”并未像往常那样开始漫长的充能,其炮口处的暗金色光芒以一种奇特的、脉冲般的方式开始闪烁。
舰桥内,王离(通过特殊连接,状态比之前稍好)闭目凝神,他的感知如同最灵敏的触须,延伸向遥远的“冥渊”节点。在他身旁,数名由玄灵族短期训练、并结合了帝国符文技术的灵能士伍,同样全神贯注,准备执行意志干扰。
“第一击,放!”蒙恬下令。
一道比以往细瘦许多,却更加凝练迅捷的暗金光束,瞬间跨越虚空,轰击在“冥渊”节点那不断变幻的暗蓝色力场上!力场剧烈荡漾,但并未被击穿。
几乎在光束命中的同时,王离的感知捕捉到了力场因冲击而产生的一丝极其细微的、如同水波荡漾般的能量迟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