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携崽逆袭:寡妇娘的空间有点甜 > 第986章 许明潜心攻经史,备战乡试志凌云

第986章 许明潜心攻经史,备战乡试志凌云(1 / 1)

护国公府的西跨院,自入夏后便常年飘着墨香。许明将书房选在院角的梧桐树下,窗明几净,案头堆着半人高的经史典籍,《论语》《孟子》的扉页被翻得泛黄,《资治通鉴》的字里行间写满了朱批注解,连空气中都浸着沉潜的书卷气。

自三年前考取秀才功名后,许明便未停下求学的脚步。他深知“秀才”只是功名的起点,若想真正为国分忧、为家族争光,必须通过乡试考取举人,方能踏入仕途施展抱负。此次乡试恰逢朝廷广纳贤才,他更是将其视作重中之重,自开春便闭门苦读,谢绝了大部分应酬,一心扑在书本上。

每日天不亮,院中的梧桐叶还沾着露水,许明便已起身。他先在院中诵读半个时辰经文,朗朗书声穿透晨雾,与远处传来的鸟鸣相映成趣;白日里则埋首案前,精读经史、钻研策论,遇到疑难之处便标记下来,待每月初一、十五前往城南的文会,与京城的名师、同窗一同探讨。

他的书房里,除了典籍,最显眼的便是一叠叠策论手稿。从民生疾苦到边防要务,从吏治改革到水利兴修,每一篇都立论鲜明、论据详实,字里行间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与远见。为了让策论更贴合实际,他还特意收集了各地的方志与奏报,仔细研读其中的民生数据与政务案例,甚至多次向张衍之请教边境战事与朝堂局势,将实践经验融入笔端。

“明儿这孩子,是真钻进去了。”张衍之某次路过西跨院,听到里面传来的读书声,欣慰地对余晚星说道,“他不仅读死书,还懂得联系实际,这份心思与眼界,将来必成大器。”

余晚星笑着点头,端起手中的参茶递过去:“每日熬夜苦读,身子最是要紧。我让人炖了参茶,你送去给他,让他歇口气。”

张衍之走进书房时,许明正对着一篇策论蹙眉沉思,手中的毛笔悬在纸上,迟迟未落下。案头的烛火已燃了大半,映得他眼底满是红血丝。

“在想什么?如此出神。”张衍之将参茶放在他手边。

许明抬头见是父亲,连忙起身行礼,接过参茶一饮而尽:“回爹爹,孩儿在想边防策论的切入点。之前写的几篇,总觉得过于空泛,未能触及根本。”

张衍之拿起他的手稿看了片刻,说道:“边防之事,既要懂军事部署,也要知民生利弊。你之前只谈军队调度,却忽略了边境百姓的安置与物资补给,这便是症结所在。”他坐下,结合自己多年的边境作战经验,细细讲解了边境的屯垦制度、互市贸易与军民联防的关系,听得许明连连点头,连忙取来纸笔记录。

“多谢爹爹指点!”许明茅塞顿开,眼中闪过光亮,“孩儿这就重新修改,将民生与军事结合起来,让策论更具实操性。”

除了向父亲请教,许明最常去的便是城南的“崇文阁”。这里是京城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常有退休的老臣、知名的学者在此讲学论道。每次前往,他都带着满满的问题而来,认真聆听他人的见解,也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观点。

一次,几位同窗围绕“仁政”展开辩论,有人认为“仁政当以宽宥为本”,有人则主张“仁政需严法护航”,争执不下。许明沉思片刻后开口:“晚辈以为,仁政并非一味宽宥,亦非苛法峻刑。宽严相济,方为正道。百姓安居乐业,需宽政以养民;社会秩序井然,需严法以惩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他的话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引得在场的一位老御史连连称赞:“护国公府的公子,果然名不虚传。此番见解,颇有见地,将来必是栋梁之才。”

得到名师的认可,许明并未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逊。他知道,乡试的竞争异常激烈,京城及周边州县的才子齐聚一堂,唯有加倍努力,方能脱颖而出。回到府中,他更是抓紧每一分时间,常常读书到深夜,烛火燃尽了一根又一根,眼角的倦意越来越浓,却始终未曾松懈。

余晚星心疼他太过劳累,时常让人送去点心与汤药,劝他劳逸结合。许明总是笑着应下,却依旧坚持读完当日的计划才肯歇息。“娘,乡试在即,时间紧迫,孩儿多一分努力,便多一分把握。”他望着母亲担忧的眼神,语气坚定,“孩儿立志一举中举,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功名,更是想将来能像爹爹一样,为国效力,守护家国百姓。”

随着乡试的日子越来越近,许明的准备也愈发充分。他将所有读过的典籍梳理成册,将写过的策论反复修改打磨,甚至模拟乡试的流程,每日限时完成一篇策论与一篇经文注解,力求在考场上做到从容不迫、下笔如有神。

院中的梧桐树叶子绿了又黄,转眼便到了乡试前夕。许明将整理好的典籍与手稿仔细收好,换上一身干净的青衫,对着铜镜中的自己深吸一口气。镜中的青年眉目清秀,眼神却透着超乎年龄的沉稳与坚定。

“爹爹,娘,孩儿明日便要前往贡院应试了。”许明来到正厅,向张衍之与余晚星行礼,“孩儿已做好万全准备,定不辜负爹娘的期望。”

张衍之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期许:“无需压力过大,尽人事,听天命。无论结果如何,你潜心向学的这份心,爹爹与娘都看在眼里。”

余晚星递上一个早已准备好的行囊,里面装着笔墨纸砚与几件换洗衣物:“路上小心,贡院里的食宿要自行留意,照顾好自己。记住,爹娘不求你一定要中举,只求你平安顺遂。”

许明接过行囊,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泛起一丝泪光。他知道,身后有家人的支持与期盼,这便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许明便背着行囊,在家人的目送下走出了护国公府。街道上已有不少前往贡院的考生,皆是身着青衫,意气风发。许明与几位相熟的同窗汇合,一同向贡院走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憧憬与向往。

贡院门口,人声鼎沸,戒备森严。许明随着人流走进贡院,找到自己的号房,放下行囊,深吸一口气。号房狭小而简陋,却承载着无数读书人的梦想。他铺好纸笔,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默念:“此番乡试,我必一举中第,不负韶华,不负家国!”

然而,他并不知道,一场针对护国公府的阴谋,正悄然向他逼近。“幽灵”的眼线早已注意到这位护国公府的大公子,而此次乡试,正是他们动手的绝佳时机。贡院之中,考生云集,人员复杂,便于隐藏行踪,也便于制造混乱。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即将打乱许明的应试之路,甚至危及他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