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的合力救治下,半个时辰后,孩子的呼吸渐渐平稳,面色也恢复了正常。男子感激涕零,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多谢护国公夫人救命之恩!多谢各位大夫!”
余晚星扶起男子:“不必多礼,孩子虽然脱离危险,但还需服用三日解毒汤,后续我会让弟子上门复诊。另外,这个香囊你务必收好,不要随意丢弃,或许能成为追查凶手的线索。”
男子连忙应道:“好,好,我一定收好!”
送走男子后,余晚星召集弟子们说道:“幕后之人已经开始将毒计伸向普通百姓,其心可诛。你们日后接诊时,务必多加留意,若遇到类似的中毒患者,立刻记录下来,并及时通知我。同时,也要提醒前来就诊的百姓,不要随意捡拾陌生人丢弃的物品,以免中招。”
“是,师父!”弟子们齐声应道。
回到府中,余晚星将此事告知了张衍之。张衍之脸色一变:“逆贼竟然如此丧心病狂,连无辜孩童都不放过!看来他是想制造恐慌,扰乱民心。”
“没错。”余晚星点了点头,“他在宫中屡屡受挫,便转而向百姓下手,想要逼迫我们露出破绽。我们不能让他得逞。”
张衍之思索片刻:“我明日便入宫面见皇上,建议皇上张贴告示,提醒百姓注意防范,并悬赏捉拿散布毒香囊的凶手。同时,我会让暗卫加强对京城各处的巡逻,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刻抓捕。”
余晚星表示赞同:“这样也好。另外,我已经让弟子们留意中毒患者的情况,或许能从他们身上找到更多线索。”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中又陆续出现了几起类似的中毒事件,患者大多是孩童和老人,都是因为捡拾了可疑的香囊而中毒。好在余晚星早已做好准备,医馆的弟子们及时救治,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皇帝按照张衍之的建议,张贴了告示,悬赏捉拿凶手。百姓们得知后,都提高了警惕,不再随意捡拾陌生人丢弃的物品,中毒事件的发生频率渐渐降低。
这日,余晚星正在宫中为太后调理,暗卫首领突然前来禀报:“夫人,我们抓到了一名散布毒香囊的嫌疑人,他供出了一个重要线索。”
余晚星心中一喜:“什么线索?”
暗卫首领说道:“嫌疑人交代,他是受一名蒙面人的指使,散布毒香囊的。蒙面人给了他大量的钱财,并承诺事成之后会带他离开京城。而且,蒙面人还透露,他手中有一批更为厉害的毒素,将在三日后的上元节之夜,在京城的繁华地段大规模散布,让整个京城陷入恐慌。”
“上元节之夜?”余晚星脸色一变,“他想干什么?”
“嫌疑人说,蒙面人的目的是想趁乱劫持太子,逼迫皇上退位。”暗卫首领说道,“而且,蒙面人还提到,他之所以如此针对护国公府,是因为护国公当年在边疆征战时,杀了他的父亲,他是为父报仇。”
“为父报仇?”余晚星心中一震,“他的父亲是谁?”
暗卫首领摇了摇头:“嫌疑人也不知道,蒙面人没有说。但从他的描述来看,蒙面人的父亲很可能是当年匈奴的一名重要将领,或者是前朝的某位大臣。”
余晚星将此事告知了皇帝,皇帝震怒:“逆贼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劫持太子,逼迫朕退位!朕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余晚星说道:“皇上息怒。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好防范,确保上元节之夜的安全。三日后便是上元节,京城必将热闹非凡,人员密集,正是逆贼下手的好时机。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布下天罗地网,将他一网打尽。”
皇帝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朕立刻下令,上元节之夜,全城戒严,加强对各个繁华地段的守卫,尤其是太子可能出现的地方。同时,让护国公调动兵力,暗中埋伏,一旦发现逆贼的踪迹,立刻抓捕。”
余晚星说道:“除此之外,还需让太医和医馆的弟子们做好准备,携带解毒药物在各个繁华地段待命,一旦出现中毒事件,能够及时救治。”
“好,就按你说的办。”皇帝立刻下令,安排相关事宜。
离开皇宫后,余晚星返回护国公府,与张衍之商议上元节的防范计划。张衍之已经得知了相关情况,正在调兵遣将。
“夫君,幕后之人的身份终于有了一丝线索。”余晚星说道,“他很可能是当年被你斩杀的匈奴将领或前朝大臣的儿子,此次回来是为父报仇。”
张衍之眉头紧锁:“我在边疆征战多年,斩杀的匈奴将领和前朝叛臣不计其数,一时之间也难以确定他的具体身份。但不管他是谁,我都不会让他得逞。”
两人商议至深夜,制定了详细的防范计划:张衍之率领大军在京城外围埋伏,负责抓捕幕后之人及其党羽;余晚星则带领医馆的弟子和太医们,在各个繁华地段设立救治点,负责救治中毒百姓;许明、许阳则协助禁军,在城内巡逻,维护秩序;许月则留在府中,负责保护家眷的安全。
一切安排就绪,只待上元节之夜的到来。余晚星站在庭院中,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满是凝重。她知道,这将是一场生死较量,不仅关乎太子的安危、京城的稳定,更关乎护国公府的存亡。
那个神秘的幕后之人,终于要露出真面目了。他究竟是谁?他手中的“更为厉害的毒素”会是什么?上元节之夜,又将发生怎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
夜色渐深,月光清冷,护国公府的灯火依旧通明。余晚星与张衍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的神色。他们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无论幕后之人有什么阴谋诡计,他们都有信心将其粉碎。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更为隐秘的危机,正在上元节之夜悄然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