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逊的沉稳指挥下,吴军顶住了曹休、文钦的猛烈攻势,并抓住魏军久攻不下、士气渐衰的时机,利用水军优势,迂回切断了魏军部分粮道。同时,陆逊故意示弱,诱使急躁的文钦孤军深入,在芍陂一带设下重围。
一场激战,文钦所部先锋遭受重创,文钦本人亦负伤败走。曹休见势不妙,又担心荆州方向的吴军真的北上切断其归路,只得下令全军后撤,退守汝阴一线。
历时数月的江北大战,以吴军成功守住防线,并给予魏军相当杀伤而告终。虽然未能扩大战果,但彻底粉碎了司马懿企图夺取江北、扭转淮南局势的图谋。
捷报传至襄阳,全军欢腾。赵云、黄忠、陈砥等人自是欣喜。此战,荆北方向的策应牵制,功不可没,尤其是陈砥提出的战略,得到了实战的检验与肯定。
建业,吴公府。
陈暮看着桉头并排摆放的两份捷报——一份来自江北陆逊,一份来自荆州赵云(其中详细记述了陈砥在策应江北、平定内患、治理地方中的功绩),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又复杂的笑容。
“吾儿……真长大了。”他轻声感叹,手指拂过赵云奏报中陈砥的名字。作为父亲,他为儿子的成长与功绩感到骄傲;作为君主,他为江山后继有人感到安心;但同样,他也为儿子身处风口浪尖所面临的危险与压力感到心疼。
庞统在一旁笑道:“主公,砥公子经此历练,已显擎天架海之才。荆北有子龙、汉升坐镇,砥公子具体经营,可谓固若金汤。假以时日,必是我江东又一柱石。”
徐庶也点头附和:“更重要的是,砥公子非唯武略,更通政略,深知根本在于民心与实力。观其在荆北所为,屯田、兴商、修文、振武,皆乃固本培元之长策。此乃国家之福。”
陈暮收敛笑容,正色道:“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司马懿、诸葛亮皆非庸碌之辈,经此诸事,砥儿必已入其眼中,日后明枪暗箭,只怕更多。传令‘听风卫’,加强对荆北,尤其是砥儿身边的护卫力量,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报我!”
他目光投向西方,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座屹立在汉水之畔的襄阳城,看到那个日益挺拔坚韧的身影。
秋夜的襄阳,天高气爽,星河灿烂。
陈砥独立于太守府最高的望楼之上,夜风拂动他的衣袂。脚下,襄阳城灯火点点,勾勒出城市的轮廓,更远处,汉水如练,静静流淌。
江北的战事暂时平息,荆北的内部趋于稳定,各项建设也步入正轨。但他心中并无丝毫松懈。他知道,这短暂的和平,不过是下一场更大风暴来临前的间歇。
父亲的期许,赵叔父、黄爷爷的信任,荆州百万军民的生计,乃至未来天下归一的重任,都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然而,他并未感到畏惧,反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与斗志。
他仰望星空,但见北辰璀璨,群星拱卫。这浩瀚星野,正如这纷乱天下,等待着他去征服,去梳理,去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清明世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低声吟诵,眼中燃烧着坚定而炽热的光芒。
荆北,将是他梦想起航的港湾,也将是他施展抱负的宏大舞台。在这武耀三年的秋夜,年轻的砥柱,已然将目光投向了更加辽阔深远的未来。天下的棋局,正悄然因他的成长,而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