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即采纳陈砥的建议,下令依此三策处置降卒。同时,任命陈砥为襄阳安抚副使,协助自己处理襄阳及新附各郡的民政安抚事宜。
与襄阳隔汉水相望的樊城,此刻却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
樊城守将吕常,乃是魏国宿将,性格刚毅。当他得知夏侯尚竟开城投降,襄阳易主之时,惊怒交加,几乎吐血。
“夏侯元伯(夏侯尚表字)!懦夫!国贼!”吕常须发戟张,在城头怒骂。他麾下仅有不到五千兵马,面对已经完全控制汉水、并且接收了襄阳降卒,实力暴涨的吴军,坚守樊城无异于螳臂当车。
副将面带忧色:“将军,襄阳已失,我军孤立无援,城中粮草亦不丰足,恐怕……”
吕常勐地打断他:“恐怕什么?大魏只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赵云若要来攻,老夫便与这樊城共存亡!”他下令全军戒严,收集滚木礌石,准备死战。
然而,一连数日,对岸的吴军除了加强水师巡逻,彻底封锁江面外,并未对樊城发动攻击。这种沉默的压迫,反而让樊城守军更加惶恐不安。吕常每日站在城头,都能看到对岸襄阳城头飘扬的吴旗,以及江面上往来如织的吴军战舰,心中的绝望一日深过一日。
他知道,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区别在于,是战死,还是如夏侯尚那般……他用力摇头,试图驱散脑中那不该有的念头,握紧了手中的剑柄。
就在赵云、陈砥忙于稳定襄阳,吕常困守樊城之际,一骑快马,背负着插有三根红色翎羽的紧急军报,如同旋风般冲入刚刚平静下来的襄阳城,直抵都督府。
“报——!八百里加急!江北陆都督急报!”
赵云心中一凛,接过军报迅速展开。陈砥侍立一旁,注意到赵云的神色在阅读军报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无比凝重。
“赵叔父,可是江北有变?”陈砥问道。
赵云将军报递给陈砥,沉声道:“伯言来信,魏国大将军司马懿,已与蜀汉诸葛亮达成秘密协议!陇右魏军大将张合,率五万精锐,已离开陇右,正日夜兼程,东出武关,直奔南阳而来!其先锋骑兵,已至穰县!”
陈砥快速扫过军报,心头也是一紧。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张合,这可是曹魏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宿将,麾下五万陇右边军,更是百战精锐!
“司马懿果然走了这一步!”赵云目光锐利,看向北面,“张合此来,必是欲解襄阳之围,甚至寻求与我军决战,重新夺回荆北!”
“但他来晚了一步。”陈砥接口道,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襄阳已在我手。张合的目标,恐怕已不再是解围,而是想要趁我军初占襄阳,立足未稳之际,强行攻城,或寻求在野战中击败我军主力。”
赵云点头:“不错。砥儿,你以为当前该如何应对?”
陈砥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道:“放弃强攻樊城!集中所有兵力,北渡汉水,抢占邓县!以邓县为支点,构筑防线,背靠汉水,迎击张合!绝不能让魏军兵临襄阳城下!”
他的手指猛地点在地图上汉水北岸的邓县位置,语气坚决:“必须在张合主力抵达之前,拿下邓县,取得战场主动权!樊城孤悬在外,吕常已是瓮中之鳖,待击败张合,可不战而下!”
赵云看着陈砥,看着他那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决断,眼中满是激赏。此子已真正具备了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传令!”赵云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响彻都督府,“水军全力掩护,苏飞部为先锋,辅匡、傅肜所部即刻集结,随本督北渡汉水,目标——邓县!着令黄老将军,速率西城兵马东出,沿汉水北岸疾进,与我汇合!”
“诺!”
战争的阴云,因张合大军的东进,再次笼罩荆北。一场决定荆北最终归属,乃至影响天下格局的大战,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