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525章 荆北烽燃

第525章 荆北烽燃(2 / 2)

西城县府,黄忠与陈砥几乎在同一时间接到了苏飞袭取鄀县的捷报。

“好!苏定疆(苏飞表字,此为虚构,古表示法)干得漂亮!”黄忠抚掌大笑,声若洪钟,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畅快的笑容,“一夜破城,迅如雷霆!赵云都督此计大妙!看那夏侯尚小儿还敢小觑我江东人物否!”

陈砥立于下首,左臂虽仍不能大幅度动作,但身姿挺拔,气度沉静。他仔细看完了军报,眼中也闪过欣慰之色,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思量。

“苏将军建功,确是可喜。不过,黄爷爷,鄀县一下,荆北局势为之一变。夏侯尚此刻,恐怕是又惊又怒,举棋不定。”

黄忠收敛笑容,看向陈砥,目光中带着赞许和考较:“哦?砥小子,依你之见,接下来我等当如何?”

陈砥走到悬挂的地图前,用右手手指虚点着西城、魏兴、房陵的位置:“夏侯尚担心我军与江陵东西夹击,必不敢轻易分兵救援鄀县。如此一来,压力便全部转移到了申仪、申耽身上。”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我军占据西城,犹如利剑悬于其顶。如今苏将军又拿下鄀县,斩断了他们与襄阳东部直接联系的便捷通道。申氏兄弟,尤其是兵力较弱、处境更孤立的房陵申耽,此刻必定如坐针毡,军心动荡更甚以往。”

黄忠捋着长须,连连点头:“不错!申仪狡黠,或许还在观望,但那申耽,怕是撑不了多久了。此时,正是加大力度,迫其归降的良机!”

“孙儿以为,可双管齐下。”陈砥目光沉静,思路清晰,“对申仪,当以威压为主。黄爷爷可再修书一封,言辞可较前次更为严厉,直陈其孤悬于外,援军无望,若冥顽不灵,待我大军北上,必为齑粉之理。而对申耽……”

陈砥略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则可施以重利,遣一心腹能士,携金帛官诰,秘密潜入房陵,面见申耽。陈说其势孤力单,曹魏已无力顾及,唯有归顺我吴,方可保全宗族,富贵不失。鄀县之败,便是前车之鉴。”

“哈哈,好一个威逼利诱!”黄忠大笑,对陈砥的分析极为满意,“就依此计!对申仪,老夫亲自写信。至于说服申耽的人选……”他略一沉吟。

陈砥适时躬身:“黄爷爷,若蒙信重,孙儿愿参与谋划,拟定说辞,并推荐人选。”他的伤势已不影响思考,迫切希望能在这次关键的策反行动中贡献力量。

黄忠看着目光坚定的陈砥,心中欣慰,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心避开了左肩):“好!此事便交由你参详。人选嘛,你看府中主簿李孚如何?此人口才便给,机敏过人,曾多次往来敌境,熟悉情况。”

陈砥回想了一下李孚的履历和为人,点头道:“李主簿确是上佳之选。”

计议已定,西城这台战争机器,除了明面上的军事压力,更隐秘的谋略触角,也悄然伸向了摇摇欲坠的申氏兄弟。

夜色降临,西城城墙在星月微光下显得格外巍峨。陈砥未带随从,独自一人漫步在城头。

初夏的夜风带着汉水的水汽和田野的草木清香,吹拂着他的面颊。他停下脚步,右手扶着冰凉的垛口,远眺北方。对岸的魏兴郡笼罩在沉沉的黑暗中,只有零星几点灯火,如同申仪兄弟此刻忐忑不安的心。

左肩处,伤口愈合带来的细微麻痒感隐约传来,提醒着他不久前的生死搏杀。他下意识地用右手轻轻按了按伤处,脑海中闪过西城血战的惨烈画面——震天的喊杀声,如蝗的箭矢,冰冷的刀锋切入血肉的触感,以及昏迷前看到黄忠援兵旗帜时的激动……

生死边缘走了一遭,让他褪去了不少少年人的青涩,心境愈发沉凝。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冲锋陷阵,斩将夺旗,而是开始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战局背后的战略走向和天下大势。

回到县府书房,烛火摇曳。陈砥摊开荆北、汉中乃至中原的舆图,目光深邃。

“若申耽来降,房陵既下,申仪独木难支,魏兴亦必不能守。如此,西城、上庸、房陵、魏兴连成一片,汉水上游尽入我手……”他低声自语,右手在地图上划过,“届时,北出淅川,可直逼南阳盆地的西侧门户;西向,则可与汉中的诸葛亮隔巴山相望,是合作还是防范,主动权在我;顺汉水东下,则可与赵叔父的江陵主力,对襄阳形成真正的夹击合围之势……”

他越想,越觉得眼前豁然开朗。拿下鄀县是打开了襄阳西面的门户,而若能迫降申氏,彻底掌控汉水上游,则是握住了整个荆北战局的枢纽!这远比攻下一两座城池意义更为深远。

他提起笔,在一卷空白的竹简上缓缓书写,将自己对荆北未来战略的思考,条分缕析地记录下来。包括对申氏的策略,对汉中蜀军的应对,以及对襄阳长期围困或未来决战的初步构想。字迹虽因右手书写而稍显稚嫩,但思路之清晰,眼光之长远,已远超寻常将领。

这不再是一份简单的军情汇报或请战书,而是一篇蕴含着战略视野的分析策论。他准备在完善之后,呈报给黄忠和赵云,既是汇报自己的成长,也是为未来的大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烛光映照着他年轻却坚毅的侧脸,那眼神中燃烧的,是名为野心与责任的火焰。砥柱之名,不仅在于坚守,更在于成为支撑大局、指引方向的中流砥柱。

鄀县易手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

江陵,荆州都督府。

赵云接到苏飞的捷报,古井无波的脸上露出一丝澹澹的笑意。他当即下令:“传令霍峻,水军前出,巡弋汉津、宜城一线江面,做出威胁襄阳的姿态。命各部兵马,加大操练力度,多张旗帜,制造即将大举北上的声势。”

“再传书黄老将军,鄀县已下,时机大好,望其加紧运作,速定申氏!”赵云的声音平稳而有力,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战略节点上。他要让夏侯尚感觉四面受敌,首尾难顾,不敢对鄀县轻举妄动,从而为西城策反和苏飞巩固防务争取宝贵时间。

江淮,合肥新城。

魏延拿着从江陵转来的军报,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子龙将军动手了!好!夏侯尚那厮此刻定然焦头烂额!”他转身对副将道:“传令各军,秋粮已入库,休整三日!三日后,兵发谯郡!老子要去曹阿瞒的老家转转,看看那曹休还敢不敢缩在城里当乌龟!”

江淮战场的攻势随之加强,魏延如同猛虎出柙,扑向淮北,迫使曹魏必须同时关注东线的巨大压力。

海上,望海镇。

周泰、文聘与马谡一同查看了刚刚从夷洲返回的探险船队带回的详细报告和图册。上面描绘了夷洲沿岸的港湾、物产以及初步接触的土着部落情况。

“此地沃野千里,气候温润,确是可垦之土,可栖之民。”马谡指着图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幼平(周泰)、仲业(文聘)将军,我意立刻起草奏章,禀明吴公,建议即刻开始向夷洲进行有组织的移民,建立永久据点,开采林木、硫磺等资源。同时,望海镇、郁洲山一线水师,当继续北上,袭扰徐州、青州沿海,令魏国海疆永无宁日!”

海外拓殖的步伐,并未因陆上大战而停顿,反而在稳步推进,为吴公国开辟着未来的海上疆域与资源通道。

许都,大将军府。

司马懿看着夏侯尚送来的紧急军报和求援文书,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手指用力按着桉几,指节微微发白。

“鄀县……西城……江东之势,竟已猖獗至此!”他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火和深深的疲惫。淮南、荆北、陇西,三线告急,朝廷兵力捉襟见肘,哪里还能抽出像样的援军去救荆北?

他沉默了许久,最终长长叹了口气,对侍立一旁的司马师道:“拟文,回复夏侯尚,令其谨守襄阳要地,暂避吴军锋芒,以待时机。鄀县……暂且搁置。”

写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投向西面陇右的方向,眼神复杂,补充道:“另,以我的名义,秘密修书一封给陇右的郭淮,让他设法探听诸葛亮近日动向及……其对江东坐大的态度。”

这并非直接求援,而是一种更深远的布局。在巨大的压力下,司马懿不得不开始考虑,是否有可能利用甚至引导蜀汉与江东之间潜在的矛盾,来为曹魏争取喘息之机。

鄀县的火光,点燃了荆北的战火,也搅动了整个天下的棋局。各方势力都在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判断,悄然调整着策略。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加速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