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507章 余烬新生

第507章 余烬新生(2 / 2)

他又指向东方:“同时,遣使携厚礼再往建业,恭贺陈暮攻克合肥,重申盟好。可隐约透露我军将北伐之意,使其安心东向,与曹魏纠缠。如此,我可借江东之力牵制曹魏主力,江东亦需我于西线呼应,使其不敢尽发江东之兵北上。此乃互为犄角,各取所需之策。”

众人闻言,皆露出恍然与钦佩之色。丞相此策,既抓住了战略机遇,又规避了潜在风险,可谓老谋深算。

“只是,如此一来,灭魏之日,恐将延后。”有人叹息。

诸葛亮目光深邃,望向远方:“天下三分,其势已成。欲求一统,非一朝一夕之功。唯有步步为营,增强国力,静待天时。江东之强,已不可抑制,与其徒劳防范,不若顺势而为,借其力以弱魏。待魏弱而吴疲,方是我大汉真正崛起之时!”

一场关乎蜀汉未来国策的战略方向,在诸葛亮的擘画下,逐渐清晰。

建业,吴公宫内。

陈暮并未沉浸在攻克合肥的喜悦中太久。捷报带来的狂热稍退,他便召集庞统(已从合肥前线返回)、徐庶、张昭、顾雍等核心重臣,举行了一次决定未来数年战略走向的御前会议。

“合肥已下,江北暂安。然孤与诸卿皆知,此非终点。”陈暮开门见山,目光扫过众人,“曹魏新败,司马懿忙于补漏;西蜀诸葛亮,必趁此良机,有所动作。天下棋局已变,我大吴,下一步当落子何处?”

张昭作为老臣代表,率先发言,语气谨慎:“主公,合肥新克,民心未附,淮北魏军虎视眈眈。老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巩固江淮,消化战果,休养生息,待根基稳固,再图北上不迟。”这代表了朝中一部分稳健派的声音。

徐庶则持进取态度:“昭公所言虽稳,然战机稍纵即逝。司马懿重心东移,关中、陇右空虚,确为诸葛亮北伐之机。若待西蜀站稳陇右,曹魏缓过气来,我再想北进,恐难度倍增。臣以为,当趁势向淮北施压,或兵逼汝阴,或水军巡弋淮水,使魏军不得安宁,亦可策应西线。”

庞统静听片刻,微微一笑,看向陈暮:“主公,元直与昭公之言,皆有其理。然统观全局,我大吴未来数年之战略,或可定为‘西稳东进,经略江淮’。”

他走到殿中悬挂的地图前,详细阐述:

“西稳,即对蜀汉,继续保持盟好态势,默认甚至暗中鼓励其北伐。诸葛亮用兵谨慎,其北伐必以蚕食陇右为主,短期内不会威胁我荆南,反而能极大牵制司马懿精力。我可遣使通好,稳定西线。”

“东进,非指立刻大举北上与魏军决战。而是以合肥为根基,由邓艾等人稳步经营,巩固防线,屯田积谷。同时,江北都督府(陆逊)与江淮都督府(魏延)需紧密配合,以寿春、合肥为双核,水陆并进,逐步清除淮水以南残余魏军势力,将整个淮右真正化为我之腹地。”

“而真正的兵锋所向,”庞统的手指猛然向东北方向移动,点在了广陵、徐州一带,“当在于此!”

众人目光一凝。

“徐州?”陈暮眼中精光一闪。

“不错!”庞统语气肯定,“淮南之地,水网纵横,利我水军。广陵郡隔江相望,海西、朐县等地可供水师停靠。若能以水军之力,威胁徐州沿海,甚至寻机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则可与江淮陆上攻势互为呼应,令曹魏首尾难顾!徐州若震动,则青州、兖州皆危,司马懿将疲于奔命!”

徐庶抚掌:“妙啊!士元此策,跳出了淮南一隅的争夺,放眼整个东部战场!以我之长,攻彼之短!”

张昭沉吟道:“跨江击徐,风险亦是不小。水师远征,补给困难,若魏军有所防备,恐难奏效。”

“故而非求速胜,而是扰袭、牵制、试探。”庞统解释道,“可令周泰、文聘等水军都督,加强演练,多派斥候探查北岸情势。待时机成熟,或小股精锐登陆破坏,或虚张声势佯动,让吕虔不得安宁。若能觅得良机,则果断投入主力,以求一锤定音!”

陈暮听着麾下顶尖谋士的讨论,心中脉络逐渐清晰。他霍然起身,决断道:“便依士元之策!传孤旨意:

一、加强对蜀汉外交,重申盟好,默许其北伐。

二、魏延江淮都督府,重心前移合肥,与陆逊江北都督府协同,巩固淮右,伺机向淮北施压。

三、擢升周泰为横江将军,文聘为伏波将军,加大水军投入,整备舟师,筹备北上扰袭徐州之事!

四、令邓艾全力经营合肥,不仅要为要塞,更要为前进基地!”

他目光灼灼,扫视群臣:“西线稳则西线稳,我大吴之未来,在于东线,在于江淮,在于这滔滔江水连接的无垠东海之滨!诸位,且随孤,将这星火之势,燃遍淮北,燎原中原!”

“臣等遵命!”殿内响起整齐划一、充满斗志的回音。

新的战略蓝图已然绘就,江东这架强大的战争机器,在稍作休整后,将朝着更广阔的方向,发出新一轮的轰鸣。星火已燃,只待东风,便可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