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太危险了!”众将纷纷劝阻。
“我意已决!”赵云斩钉截铁,“江陵防务,暂由习珍将军代理。即刻行动!”
马蹄声碎,赵云白袍银枪,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趁着黎明前的最后黑暗,冲出江陵城,向北疾驰而去。他知道,自己踏上的,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险路。
就在西线烽火骤起的同时,江北,寿春大都督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陆逊并未过多关注建业朝堂的流言蜚语,他的精力完全集中在两件事上:消化巢湖战果,稳固江淮防线;以及,全力推进触及根本的新政。
长史正在汇报新政遇到的阻力:“……庐江、九江几家大族,联合抵制清丈田亩,声称祖产有据,官府所持图册有误。蕲春屯区与当地宗族因水源分配再起争执,险些械斗。官学招募寒门子弟,亦遭部分世家明里暗里的阻挠,声称‘有辱斯文’……”
陆逊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桉几上无意识地敲击着。这些,都在他预料之中。
“图册有误?”他澹澹开口,声音平静无波,“那便重新勘验,令各家出示地契、鱼鳞册,与官府存档、前朝典籍乃至军中缴获的曹魏文书,一一核对。着监察御史介入,凡有瞒报、诡寄、侵吞官田者,无论涉及何人,一律按律处置,田产充公,首恶者流徙交州。”
他的语气没有丝毫起伏,却带着冰冷的决绝。
“水源之争,按既定分水方案执行。胆敢械斗者,视同谋逆,参与宗族,课以重税,直至其驯服为止。”
“官学之事,更无须妥协。传令各郡,加大考核力度,凡通过考核之寒门子弟,其家庭赋税可酌情减免。世家阻挠?记下名单,其族中子弟,三年内不得举荐为官、为吏。”
一条条指令发出,如同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毫不容情。长史听得心惊肉跳,他知道,大都督这是要用最强硬的手段,强行碾碎一切阻碍。
“大都督,如此……是否过于急切?恐激起更大反弹,朝中谤议已……”长史忍不住劝谏。
陆逊抬起眼,目光如古井深潭,望不见底:“长史可知,何为‘沉疴需用勐药’?曹魏新丧,司马懿蛰伏,此乃天赐我等整顿内部的良机。若因些许谤议、几家顽抗便畏缩不前,待魏国缓过气来,或西线有变,我江东拿什么去抵挡?些许阵痛,总好过日后国破家亡。”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校场上正在操练的军士:“新政,不仅是与民争利,更是要打破世家垄断,广开才路,充实府库,强兵富民!此乃国本之争,无妥协余地。谤议?由他去。但江北之地,新政必须推行下去!凡有阳奉阴违、暗中作梗者……”
陆逊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语中的寒意,让长史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他明白了,这位年轻的大都督,其意志如同精钢,绝不会因外界的风雨而有丝毫动摇。江北,注定要迎来一场彻底的风暴。
汉中,丞相府。
诸葛亮看着最新战报,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正的笑意。羽扇轻摇,对马良道:“李严此计成了。魏延果然按捺不住,擅自出兵断肠谷。陈式依计伴败,已将魏延所部引入预设包围圈。赵云闻讯,亲率骑兵出江陵救援。”
马良赞道:“丞相神算。如今魏延被困,赵云赴援,江陵空虚。是否可按原计划,令邓芝将军出房陵,直扑夷陵?若夷陵一下,则江陵门户洞开!”
诸葛亮却摇了摇头:“时机尚未至。”
“为何?”
“陆伯言未动。”诸葛亮目光深邃,指向江北方向,“巢湖战后,陆逊在江北厉行新政,手段酷烈,已引得江东世家怨声载道。其与魏延将帅失和,更是人尽皆知。然其本人,却稳坐寿春,不动如山。此人,才是江东真正的定海神针。若其按兵不动,我军即使拿下夷陵,亦难竟全功,反而会促使吴国上下同仇敌忾,联手抗我。”
他顿了顿,羽扇指向舆图上淮河一线:“需再添一把火,将陆逊也拖入这局中。令我们的人在江北散布消息,就说……魏延擅自出兵,乃是得了吴公密令,意在消耗赵云兵力,同时试探蜀国反应。而陆逊按兵不动,亦是吴公之意,意在借蜀军之手,除掉魏延这桀骜之将,并削弱赵云,以便日后彻底掌控西线兵权。”
马良倒吸一口凉气:“此计……未免过于狠毒!若此流言传开,吴公、陆逊、赵云、魏延之间,必将相互猜忌,人心离散!”
诸葛亮澹澹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唯有让其内部生乱,互相掣肘,我军方能有机可乘。告诉李严,围困魏延即可,不必急于歼灭。要给赵云救人的机会,也要给……陆逊出兵‘救援’或‘平乱’的理由。”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棋枰,仿佛看到了建业宫中那位年轻吴公焦头烂额的模样,也看到了寿春城内那位沉静大都督面临的艰难抉择。
“风已起,且看这雷,最终会劈向何方。”
许都,司马懿同样收到了西线剧变的消息。他阴冷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打起来了,好啊!打得越热闹越好!”他对心腹道,“立刻加派人手,在江东散播流言,要强调陆逊坐视魏延、赵云身陷险境,其心可诛!再让人在军中散布,说赵云救援不力,是想借刀杀人,除掉魏延这个不服管束的刺头!总之,要把水搅得越浑越好!”
他踱步到窗边,看着南方:“诸葛亮想火中取栗,我便帮他再添上几捆干柴!吴国内耗越深,于我大魏越有利!待其两败俱伤,便是我军南下,收复淮南,一雪前耻之时!”
无形的网,正在四面八方撒向江东。西线的烽火,江北的暗流,建业的谤议,与魏、蜀两国精心编织的离间之计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吴公国。
而风暴的中心,魏延正身陷重围,苦战待援;赵云正率骑兵驰骋在危险的接应路上;而陆逊,则站在寿春的城头,远眺西方,目光沉静,无人能窥知其内心真正的想法。
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