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463章 武耀开元

第463章 武耀开元(2 / 2)

在庞统、徐庶、张昭等重臣的辅佐下,一套脱胎于汉制,又结合江东实际的“吴公国”官僚体系迅速建立起来。

中枢设:

·尚书令:总揽政务,为文官之首。此重任,毫无悬念地落在了首席谋士庞统肩上,加封颍乡侯。

·中书令:掌机要,出纳王命。由沉稳持重、深得信任的徐庶担任,加封曲阿侯。

·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由素以刚直着称的元老顾雍出任,以安江东士族之心。

·大将军:总督军事。此位暂时空缺,军权仍由陈暮直接掌控,但设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分统诸军。

地方沿袭州郡制,但关键地区设都督:

·荆州都督:仍由赵云担任,总督荆南、宜都军事,加封永昌亭侯。其麾下陈式因筑阳之功,擢升为宜都太守,封都亭侯。

·扬州刺史:由张昭兼任,负责江东六郡民政,以示对本土势力的尊重。

·江北都督:此为新设最重要之职,总督新得的淮南及历阳等江北之地,驻节寿春。众望所归,由功勋最为卓着的陆逊担任,并因其克定淮南之首功,进爵为淮南侯,食邑万户,假黄钺,权势煊赫。

·交州牧:由平定交州有功的留赞担任,稳固后方。

军功封赏,尤为厚重:

·贺齐:平定内乱,作战勇勐,擢升为镇东将军,封山阴侯。

·文聘:保障水道,功不可没,擢升为水军都督,封汉寿亭侯。

·朱桓:历阳、淮南之战屡立战功,擢升为荡寇将军,封吴郡侯。

·黄忠:历阳血战,砥柱中流,虽因年老伤病未能进一步晋升实职,但陈暮特旨,进爵为历阳侯,赏赐金帛、田宅无数,并允其子黄叙承袭部分爵禄,擢升为偏将军。此封赏情义厚重,令军中感佩。

·霍峻:海上破敌,扬威异域,擢升为靖海将军,封广陵侯,继续总督海疆。

·魏延、邓艾等守御要地之将,亦各有封赏,或晋爵,或升官。

追封与荣衔:

追赠在历阳及历次战斗中殉国的将士,抚恤其家眷。并对已故功臣追赠爵位,以示不忘旧勋。

这一套庞大而精细的分封体系,几乎涵盖了所有有功之臣,无论是早期追随的北士,还是江东本土俊杰,抑或是后来归附的将领,皆按其功绩、能力、资历以及与核心层的关系,得到了相应的位置和荣誉。它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将整个吴公国的统治精英牢牢地凝聚在陈暮周围。

武耀元年元日,建业城举行了盛大的即位庆典与新元朝贺。

新落成的吴公宫殿,虽不及许都皇宫奢华,但规制严谨,气象森严。陈暮头戴九旒冕冠,身着玄色赤纹国公袍服,腰佩长剑,接受文武百官和四方使者的朝拜。

看着阶下匍匐的众人,感受着手中那沉甸甸的权力,陈暮心中豪情激荡,亦有如履薄冰之惕厉。他深知,进位国公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更加凶险的起点。北方曹丕必视己为眼中钉,西面刘备亦将更加警惕,内部的各方势力需要平衡,新附的淮南需要消化……

但他无所畏惧!

“众卿平身!”陈暮的声音,透过冕旒,传遍大殿,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孤承天命,顺民心,居此位,非为享乐,实为继往开来,克成大事!”

他颁布了即位后的第一道政令《武耀新政诏》,宣布大赦天下(吴公国境内),减免赋税,鼓励耕战,兴修水利,广开屯田,并明确将“北伐中原,兴复汉室”定为国策。

“自今日起,武耀开元!”陈暮举起手中玉圭,声音如同洪钟,宣告着一个时代的决心,“愿与诸卿,同心协力,内修政理,外讨不臣,共襄盛举,开创我江东——不,是我大吴之新天!”

“愿为吴公效死!共创武耀新天!”

殿内殿外,再次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

仪式结束后,陈暮独自信步至宫苑高处,俯瞰着这座焕然一新的都城,以及远处奔流不息的大江。雪花已停,阳光破云而出,照耀着银装素裹的建业,反射出璀璨的光芒。

庞统与徐庶悄然来到身后。

“主公,在看什么?”庞统问。

陈暮目光深邃,望向北方,缓缓道:“在看……未来的路。”

徐庶轻声道:“路已在脚下,只需前行。”

陈暮嘴角微扬,露出一丝自信而冷峻的笑容:“是啊,路已在脚下。而且这条路,必将比我们走过的,更加宽阔,直至……通天!”

武耀开元,一个新的巨头已然屹立。天下的棋局,因此而彻底改变。接下来的,将是更加波澜壮阔的龙争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