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看向李严,缓缓道:“李督所虑,不无道理。然则,眼下之势,我两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陈明远若此时背盟,不仅道义有亏,且其历阳之围未完全解除,荆南新定,岂敢自毁长城?亮以为,江东必不会如此不智。”
他话锋一转:“不过,为安内外之心,亮建议,可增派使者,携大王手书与犒军之物,前往江东,一是嘉奖其历阳、筑阳之功,二是重申联盟之谊,三是……探听曹魏使者真实来意。同时,令我前线将士,加紧攻势,唯有我辈在西线取得更大战果,方能坚定江东之心,粉碎曹魏阴谋!”
刘备闻言,深以为然:“便依军师之策!即派宗预为使,携朕手书及蜀锦千匹,前往建业劳军!并传令前军,寻找战机,务必给朕再挫曹真锐气!”
马良在一旁补充道:“大王,丞相。还可令细作,在江北散播消息,言曹魏使者已与江东密约,欲共分荆州……此流言传入曹真耳中,或可令其疑神疑鬼,不敢尽信江东,亦可反制司马懿之离间。”
诸葛亮赞许地看了马良一眼:“季常此计大善!便以此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汉中王府的决策,迅速而有力。一方面,他们选择相信江东,并通过积极的外交和军事行动巩固联盟;另一方面,也毫不客气地动用谋战,反制曹魏。
关中,五丈原前线。
曹真确实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江东夺取筑阳的消息,如同芒刺在背,让他无法全力应对面前的诸葛亮。蜀军虽然攻坚能力似乎不强,但其军阵严谨,粮道守护得法,小股骑兵的袭扰效果有限。而诸葛亮深沟高垒,摆出一副长期对峙的架势,更让他心烦意乱。
就在这时,关于“曹魏与江东密约共分荆州”的流言,不知从何处而起,悄然在魏军营地中弥漫开来。虽然曹真下令严禁传播,但猜疑的种子已经种下。一些将领私下议论,若江东真的倒戈,则大军侧翼完全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司马懿搞的什么鬼!”曹真在帐内恼怒地徘回,“派个使者去江东,没见什么成效,反而惹来一身骚!如今军心浮动,如何是好?”
副将郭淮劝道:“都督,流言蜚语,不足为信。江东与我有历阳之恨,岂能轻易和解?此必是蜀军反间之计!”
“我也知可能是反间计!”曹真烦躁道,“然则,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谁能保证建业那边没有人动心?万一……我是说万一,陈暮真的被说动,我军岂不危矣?”
这种不确定性,严重干扰了曹真的判断。他既不敢轻易从荆襄方向抽调更多兵力,又担心西线久拖不决,粮草不济。
而蜀军大营内,诸葛亮则稳坐钓鱼台。他并不急于发动总攻,而是不断通过小规模的接触战和土工作业,挤压魏军的活动空间,消耗其兵力物力。同时,马良协调的陇右羌胡部落,不时派出骑兵骚扰魏军粮道,虽然每次规模不大,但积少成多,也让曹真不胜其烦。
李严在得到刘备加紧进攻的指令后,再次请战,欲率本部兵马强攻魏军一处营垒。诸葛亮权衡再三,最终同意,但限定了其攻击范围和兵力,并令吴懿率军策应。
战斗爆发得异常激烈。李严憋了一肚子火,亲自督战,勐攻魏军营寨。魏军守将也是悍勇,凭借工事死守。双方伤亡惨重。最终,在吴懿侧翼佯攻的配合下,李严部付出巨大代价,终于攻克了这座前沿营垒,向前推进了数里。
捷报传回,蜀军士气大振。然而,诸葛亮看着长长的伤亡名单,尤其是其中不少是李严麾下的精锐,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暗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曹真主力未损,如此消耗,非长久之计啊。”
但无论如何,这次胜利,有力地回击了内部的质疑和曹魏的离间,让蜀汉在谈判桌上,多了几分底气。
建业,镇南将军府正厅。陈暮正式接见了魏使荀勖。
荀勖依旧保持着得体的风度,再次阐述了曹魏“息兵安民”、“共御西蜀”的“诚意”。
陈暮高坐上首,听完荀勖的陈述,并未直接反驳,而是平静地问道:“荀使者口口声声息兵安民,那么,围困我历阳之军,可愿先行撤回?封锁我水道之战船,可愿即刻解除?”
荀勖早有准备,答道:“历阳之事,涉及疆界,非外臣可擅断。然我主有言,若镇南将军有意罢兵,双方可派员勘定边界,历阳归属,亦可商谈。至于水道……只要江东不再北上袭扰,我水军自当后退百里,以示诚意。”他巧妙地将撤军与边界谈判捆绑,并隐晦地指责江东“袭扰”。
陈暮闻言,不由冷笑一声:“好一个‘商谈’!我历阳将士浴血奋战保住的城池,岂是尔等可以‘商谈’之物?至于袭扰……若非贵国屡次犯境,我江东儿郎何必以血相搏!”
他语气转厉:“荀勖!你回去告诉曹丕,也告诉司马懿!我江东,不惧战,亦不乞和!联盟西蜀,共讨国贼,乃我既定之策,绝不会因些许虚言诱惑而更改!若要罢兵,除非曹魏尽撤江北之军,上表谢罪,还政于汉!否则,一切免谈!”
陈暮的态度,强硬得没有丝毫转圜余地,彻底堵死了荀勖试图离间、缓兵的企图。
荀勖脸色微变,还想再言,陈暮已拂袖起身:“送客!”
就在荀勖悻悻然准备离开建业之际,蜀汉使者宗预,带着刘备的嘉奖和重申联盟的国书,浩浩荡荡地抵达了。两方使者几乎在馆驿擦肩而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暮高调接待了宗预,并在公开场合,再次申明与蜀汉盟好,共抗曹魏的决心。同时,他将从荀勖那里探知的一些关于曹魏西线兵力吃紧、粮草转运困难的情报,共享给了宗预。
宗预带着江东的坚定态度和珍贵情报返回,蜀汉内部的疑虑顿消,联盟更加稳固。
而荀勖的失败,也迅速传回许都。曹丕闻讯,虽然恼怒,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再次严令曹真,务必在西线打开局面。
纵横捭阖之间,陈暮以其坚定的立场和灵活的手腕,不仅粉碎了曹魏的离间缓兵之计,更进一步巩固了吴蜀联盟,将压力的皮球,又踢回给了曹魏。江东这根“砥柱”,在复杂的外交风波中,非但没有动摇,反而因其原则性和战略定力,显得更加稳固。
天下这盘棋,东西联动,纵横交错,而执子者,皆非易与之辈。胜负之数,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