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325章 风起鄱阳

第325章 风起鄱阳(2 / 2)

这番软硬兼施的话,让殿堂内的江东群臣脸色更加难看。答应,是丧权辱国;不答应,则可能面临两面受敌的绝境。

就在建业因为交州使者的到来而一片纷扰之际,丹阳宛陵的陆逊,也感受到了来自西面的巨大压力。

文聘水军深入鄱阳湖的消息,以及交州使者再赴建业提出苛刻条件的传闻,很快也传到了他的耳中。他站在郡守府的舆图前,目光凝重地盯着鄱阳湖的位置。交州水军此举,意义非同小可。这不仅仅是示威,更是一种战略上的试探和前置。若江东对此无力反应,那么下一步,交州的触角可能会进一步伸向豫章腹地,甚至威胁到丹阳的侧翼。

而他陆逊,如今却被困在这丹阳郡守的位置上,空有“相机行事”之权,却无足够的力量去影响大局。孙权虽然拨付了钱粮,允许他编练乡勇,但区区千人,在即将可能到来的大战面前,无异于杯水车薪。更何况,郡内那些被外部势力暗中武装、蠢蠢欲动的山越部落,就像隐藏在身边的火药桶,随时可能被引爆。

他派往庐陵查探民情的细作也带回了一些信息:庐陵城内秩序井然,市面繁荣,物价平稳,甚至比战前似乎更有活力。官吏办事效率颇高,新推行的种种政令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这一切都表明,陈暮对荆南的统治正在迅速巩固,其治理能力远超一般割据势力。

“外示强横,内修文德……陈明远,你所图果然不小。”陆逊喃喃自语。他越发觉得,陈暮的威胁,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的军事压力更为深远。这是一种体系上的、根基上的竞争。

他再次提笔,准备向建业上书。这一次,他不再仅仅请求加强防务,而是要更深刻地剖析交州战略意图之危险,恳请孙权从长远着眼,要么下定决心,集结力量与交州进行一场有限的边境决战,打出尊严,争取更好的和谈条件;要么就需彻底调整国策,忍辱负重,争取时间,革新内政,富国强兵,以图后举。他知道这封奏章可能会再次引来猜忌,但身为臣子,有些话,他不能不说。

然而,奏章尚未发出,一个来自建业的秘密消息,却让他握笔的手微微一滞——据闻,主公在接见交州使者后,并未立刻拒绝其条件,而是……犹豫了。

建业吴侯府,夜深人静。孙权独自一人坐在书房内,灯烛摇曳,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脸。霍峻与马谡已被安置在驿馆,他给出的答复是“容孤与群臣细细商议”。

此刻,他面前摆放着两份文书。一份是交州那苛刻的国书副本,另一份,则是刚刚送到的、来自汉中的最新战报——曹操已亲率大军抵达长安,誓要夺回汉中,与刘备的决战即将展开。

两份文书,像两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答应交州的条件,屈辱至极,他孙仲谋将有何颜面去见地下的父兄?朝中那些本就对他不满的势力,又会如何借题发挥?可不答应,交州大军压境,水军深入腹地,北面曹操在解决汉中问题后,下一个目标会是谁?会不会真的如流言所说,与刘备暂时和解,先南下报赤壁之仇?

他想起张昭、顾雍等老臣苦口婆心的劝谏,也想起那些将领们愤怒却无奈的眼神。他甚至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被自己闲置在丹阳的陆逊……若是伯言在此,他会如何建议?

就在这时,近侍悄无声息地送来了一封密奏,正是陆逊从丹阳发来的。孙权犹豫了一下,还是拆开了。看着奏章中那些恳切却可能再次触动他敏感神经的分析与建议,孙权的脸色变幻数次,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

他将陆逊的奏章放下,目光重新落在那份交州国书上。眼神中挣扎、愤怒、不甘、无奈……种种情绪交织,最终,都化为了一片冰冷的决绝。

“传诸葛瑾、张昭、顾雍。”他对着空荡的书房,沙哑地开口。是战是和,是屈辱求生还是冒险一搏,他必须做出一个决定了。而这个决定,将关系到江东未来的命运,是沉沦,还是……留下一线生机?

夜风吹动窗棂,发出呜咽般的轻响,仿佛为这江东的漫漫长夜,奏响了一曲悲怆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