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魏砥 > 第266章 败讯余波

第266章 败讯余波(2 / 2)

离开屯田营,老衙役忍不住道:“佐吏,何必为了这点小事得罪军中的人?他们可不好惹。”

邓艾摇了摇头,望着远处绵延的青山,缓缓道:“事…事无大小,关…关乎法度、民心。今…今日退一寸,明…明日便可能退一尺。屯…屯田营与百姓,皆…皆是主公子民,当…当以法度持平,方…方能长久安宁。”

他的话语在夏日的热风中显得有些断续,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老衙役似懂非懂,但看着邓艾那沉静而坚定的侧脸,心中莫名地安定下来。这位年轻的佐吏,似乎真的和以前的那些官儿不太一样。

泉陵,州牧府。

庞统将几份来自不同渠道的密报放在陈暮案头。

“主公,江东内部,暗流汹涌啊。”庞统阴恻恻地笑道,“孙权败归,威望受损,张昭、顾雍等淮泗旧臣与周泰、凌统等江东本土将领之间的龃龉,似乎有公开化的迹象。有传言,张昭私下抱怨孙权‘轻启战端,损兵折将’。”

陈暮翻阅着密报,内容与庞统所言大致不差。他澹澹道:“孙仲谋非是庸主,当此之时,必会极力压制内部矛盾,转嫁危机。他不会轻易罢休,但短期内,大规模用兵的可能性确实降低了。”

“正是。”徐元坐在一旁,气色比前些日子好了不少,接口分析,“孙权眼下首要之务,是稳定内部,重聚人心。其对我们的策略,很可能转为以渗透、分化、骚扰为主。同时,他会更加密切地关注曹操动向,以及……刘备的反应。”

“刘备那边有何消息?”陈暮问道。

“据蒋琬回到成都后,刘备与诸葛亮对我态度似乎更为‘热情’了些。”庞统道,“益州有使者至武陵,与沙摩柯接触更为频繁,所赠礼物也厚了几分。看来,我烝阳一战,不仅打疼了孙权,也让刘玄德更加看重我等了。他是怕我们彻底倒向曹操,或是一怒之下与孙权死磕,让他失了这牵制两方的‘砝码’。”

“隔岸观火,伺机取利,乃人之常情。”陈暮并不意外,“只要他不主动犯我,维持现状即可。西线安宁,我们才能专心应对东、北之患。”

他沉吟片刻,下令道:“传令暗卫,对江东的渗透不要停,尤其注意其内部权力争斗的细节。对北面青州臧霸的船队建设,更要加紧探查,我要知道他们何时能形成真正的跨海战力。至于刘备那边……保持正常往来,适度展示力量即可,无需过分亲近,也无需刻意疏远。”

“另外,”陈暮看向文聘和赵云,“水军、陆军不可松懈,防务依旧按战时标准执行。孙权虽可能暂缓大举进攻,但小股骚扰、细作渗透绝不会少。猎蛟营可适当扩大活动范围,将预警线再向前推。”

“末将明白!”文聘、赵云齐声应道。

一场大战的硝烟散去,但无形的博弈却在更广阔的层面上展开。陈暮如同一个沉稳的棋手,冷静地观察着棋盘上每一个对手的动向,利用这难得的喘息之机,继续默默地巩固自身,磨砺锋芒。

桂阳郡守府的考评文书送到了洭浦县,其中对邓艾的评价颇高,尤其是对其“秉公执法,厘清田亩,调和汉蛮”的政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暗示郡守有意在年底考绩后,对其予以擢升。

消息传开,洭浦县内反应各异。普通百姓和那些受惠于公平税赋的蛮部自然欢喜,以往被邓艾触动利益的豪强则更加沉默,而县衙内那些原本对邓艾抱有轻视或观望态度的同僚,此刻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年轻的佐吏。

这一日,邓艾接到郡府转来的一桩棘手事务。邻县有一伙山贼流窜至洭浦、桂阳两县交界的山区,时常下山劫掠村落,不仅抢掠财物,还掳掠人口,两县多次组织围剿,皆因山势险峻、贼人狡猾而未果。郡府下令洭浦、邻县协同剿匪,并点名让熟悉当地地理民情的邓艾参与筹划。

剿匪非户曹本职,但这道命令,无疑是对他能力的又一次考验和认可。

邓艾没有推辞,他调阅了以往围剿的卷宗,又亲自到匪患频发的几个边境村落走访,询问幸存的村民、猎户,详细了解山贼的活动规律、可能的巢穴范围以及山间小路。

数日后,在两县联席的剿匪会议上,邻县的县尉主张调集大军,分进合击,进行拉网式清剿。邓艾在众人质疑的目光中,再次开口,这次他的话语虽然依旧缓慢,却条理清晰:

“此…此伙山贼,人…人数不多,据…据此间猎户所言,不…不过三五十人。其…其倚仗者,乃…乃是山高林密,道…道路崎区。大…大军进剿,动…动静太大,贼…贼人望风而逃,或…或化整为零,难…难以竟全功。且…且大军入山,粮…粮草转运艰难,空…空耗钱粮。”

他顿了顿,指着自己绘制的精细山区地图道:“学…学生以为,不…不若精选熟悉山路的猎户、乡勇百人,配…配以强弓劲弩,分…分为数队,由…由此几条猎径秘密潜入,扼…扼守这几处水源与下山要道。另…另派一军,于…于山口正面佯动,制…制造大军压境假象。贼…贼人困于山中,粮…粮尽水绝,必…必然试图从…从这些小路突围,届…届时便可伏而击之,或…或迫其投降。”

他的方案,避开了大军行动笨重的缺点,充分发挥了小股精锐和地利优势,目标明确,手段灵活。

邻县县尉起初不以为然,但仔细推敲后,发现此策确实比自己的蛮干之法更具可行性,且耗费小,成功率高,不由得对邓艾刮目相看。

最终,两县采纳了邓艾的策略。半月后,捷报传来,山贼果然中计,在试图从一条隐秘小路下山取水时,被埋伏的乡勇一网打尽,匪首被擒,余众或死或降。

此事虽小,却让邓艾“善谋略,精地理”的名声,彻底在桂阳郡的官场中传开。再无一人敢因他年轻和口吃而轻视于他。这只从荆南学堂飞出的雏凤,其清声已然响彻桂阳的山野,并向着更广阔的天空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