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裂隙的阴影里,头灯的光柱在岩壁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李雯用匕首撬开一块冻在岩石上的金属片,露出标记如出一辙。
“这不是天然形成的裂隙,”技术组组长用手抚摸着符号边缘,指尖沾起细碎的冰碴,“是人工开凿的,看风化程度,至少有五十年了。”
李雯凑近观察,符号周围的岩壁上有细微的钻孔痕迹,像是某种爆破装置留下的。“冷战时期的秘密工程,”她想起资料里关于这座气象站的记录,“可能和日军遗留的基地有关联——‘暗河’选择这里,或许不只是因为隐蔽。”
通讯器突然传来一阵杂音,夹杂着林栋断断续续的声音:“……突破包围……正在撤离……发现‘海蛇’的通讯记录……指向……南太平洋……坐标……”
信号戛然而止。李雯的心猛地一沉,反复呼叫却只听到电流的嘶鸣。她握紧通讯器,金属外壳的寒意透过掌心传来:“必须尽快到达三号汇合点,联系总部定位林栋的位置。”
沿着裂隙向深处行进,空气越来越潮湿,岩壁上的冰挂逐渐被绿色的苔藓取代。技术组的队员突然指着前方:“那里有光!”
裂隙尽头是一个豁然开朗的地下溶洞,钟乳石在头灯光下泛着莹白的光,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金属箱子,箱盖敞开着,里面散落着泛黄的文件和几张照片。
李雯走上前,拿起一张照片。画面里是一群穿着军装的人,站在一座岛屿的沙滩上,背景是冒着黑烟的火山。照片背面用日文写着:“潘多拉的摇篮,1944年。”
“这座岛是日军的基因实验基地,”技术组组长翻看文件,声音发颤,“他们当年捕获了深海热泉的菌群,试图用它制造生物武器,结果实验失控,整个基地被火山喷发掩埋……‘暗河’不是在建造‘潘多拉’,是在复活它!”
文件里还夹着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岛屿地下的火山通道,而通道的终点,正是“潘多拉”基因库的能源核心。李雯的目光落在地图角落的注释上:“菌群的天敌,藏在火山岩的气孔里。”
“是嗜热噬菌体,”她想起父亲笔记里的记载,“一种能寄生在极端微生物体内的病毒,专门克制这种热泉菌群。”
溶洞深处突然传来水滴的回声,节奏异常规律,不像是天然形成的。李雯示意队员们熄灭头灯,黑暗中,远处的岩壁后透出微弱的红光,伴随着金属摩擦的声响。
“是‘海蛇’的热成像仪,”技术组组长压低声音,“他们跟着我们的踪迹进来了。”
李雯握紧腰间的枪,缓缓后退到石台旁。她看着石台上的文件,突然将其拢在一起,掏出燃烧弹:“技术组从溶洞后侧的水道撤离,带上地图和照片,我来引开他们。”
“不行!太危险了!”一个年轻队员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