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保卫战,以明军的惨胜告终!北疆最大的威胁,暂时解除!
捷报传来,整个京城沸腾了!自瓦剌入侵、京城叛乱以来,压抑在人们心头的阴霾,终于被这来之不易的胜利驱散了大半。市井街巷,欢呼雀跃,对摄政王林枫和前线将士的称颂之声不绝于耳。
朝堂之上,更是如此。当林枫拿着北疆捷报,再次出现在奉天殿时,迎接他的是山呼海啸般的“王爷千岁”和“陛下圣明”。此前因翻案、清洗而对他心存忌惮的官员,此刻也不得不承认,正是在这位摄政王的统领下,大明才得以在内忧外患中站稳脚跟,并取得了对瓦剌的关键性胜利。他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天顺帝朱见深当殿下旨,重赏北疆有功将士,擢升沈岳为镇北将军(暂代),郭登加太子太保,马奎加少保,其余将士按功行赏。同时,正式下诏,为已故镇北王赵胤平反昭雪,追封为“忠武镇北王”,谥号“忠毅”,配享太庙,其爵位由旁支子弟承袭(赵清雪为女子,按制不袭爵)。赵胤旧部韩烈等人,亦各有封赏。
旨意传出,北疆系将领、旧部无不感激涕零,对林枫更是死心塌地。一桩延续多年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忠魂得以告慰。
然而,就在这凯旋与昭雪的欢庆气氛之下,林枫却保持着异乎寻常的冷静。
御书房内,仅有林枫与商辂二人。
“王爷,北疆暂安,朝局初定,实乃社稷之福。”商辂捻须说道,脸上也带着欣慰之色,但眼中仍有一丝忧虑,“然,也先虽退,元气未失;朝中经此动荡,百废待兴;新政推行,阻力犹存……前路依旧漫漫。”
林枫点了点头,目光沉静:“商先生所言极是。胜利固然可喜,但绝非松懈之时。也先败退,乃因其内援被断,粮草不济,并非我军已具压倒之势。草原部落,败而不僵,需防其卷土重来。朝堂之上,表面恭顺,暗流依旧,清洗之后,需尽快选拔干才,填补空缺,稳定人心。新政更是不能停,清丈田亩、军器革新、整顿吏治,需持之以恒。”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深沉:“而且……我们此次铲除的‘鹰身教’,恐怕只是冰山一角。其根基在西域乃至更远,其教义诡异,所图非小。日后,恐怕还有麻烦。”
商辂闻言,神色也凝重起来:“王爷所虑极是。老臣亦觉此教派非同寻常,其能渗透宫廷、勾结瓦剌,能量不小。日后边关防务、内部稽查,都需更加警惕。”
“嗯。”林枫颔首,“此事本王自有计较。当务之急,是借着北疆大捷和岳父昭雪之势,尽快稳定朝局,恢复民生,积蓄国力。唯有自身强大,方能无惧任何挑战。”
他看向商辂:“内阁需尽快拿出一个战后抚恤、重建以及深化新政的详细章程来。尤其是北疆防务的重整和边镇屯田的推广,乃是重中之重。”
“老臣明白,这就去办。”商辂躬身领命。
商辂退下后,林枫独自走到窗前,望着宫城内巍峨的殿宇。阳光洒在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象征着这个帝国重新焕发的生机。
凯旋的号角已经吹响,沉冤的冰雪终于消融。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朝堂的暗涌并未平息,草原的狼烟随时可能再起,而那来自遥远星空的威胁与手中星钥的秘密,更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
他轻轻抚摸着贴身收藏的星钥,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和其中蕴含的浩瀚力量。
“路还很长……”林枫低声自语,目光穿越重重宫墙,投向那无限广阔的天地与未来,“但这万里江山,亿万生民,我林枫,护定了!”
帝国的巨轮,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暴洗礼后,终于驶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航道。然而,掌舵者深知,前方的海洋依旧深邃莫测,更大的风浪,或许正在远方酝酿。而他,已准备好迎接一切挑战。